中老铁路:中国铁路打开世界大门的窗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18 14:5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18 14: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央视网消息,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累计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其中老挝段374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291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600万吨。

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自开通以来便高开高走,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同时,中老铁路的繁荣发展,也让中国铁路打开了通往世界大门的窗口。

中国铁路在时代的变迁中展现“大国形象”。中老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后,运行两年来,中老铁路获得了老挝及沿线人民的交口称赞。它象征的不仅是老挝对中国铁路实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中国伙伴的充分信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老铁路使得“中国方案”这张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挺直了腰杆”。

中国铁路为同盟国家持续输出“中国力量”。老挝是个内陆国,其地理位置在便利交通、贸易投资和吸引资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尤其在发展需要巨额预算的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标志性工程,全长417公里,建设期5年,总投资约374亿元人民币,穿越云南高原、澜沧江谷地、湄公河谷地等多种复杂地形。面对这些“拦路虎”,中国建设者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展现出“基建狂魔”的强大实力,为中老铁路早日通车造福沿线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陆锁国”到“陆联国”,如今的中老铁路,货运繁忙、客运热络,真正意义上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国铁路为共建美好未来提供“中国主张”。建设中老铁路的深远意义,不仅仅是经济社会效益,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铁路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落到实处。为了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中老铁路采用了多种措施,如设置生态通道、采用无缝线轨、安装声屏障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万象至万荣段的生态通道工程,它设置了8条生态通道和4条人行天桥,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为当地的大象、虎豹等珍稀动物提供了自由穿越的空间。山川同美,铁路同向,在中老铁路沿线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野象们走出森林,来到铁路沿线觅食,它们会沿着铁轨漫步,甚至还会与火车“赛跑”,一幅和谐共生的画卷在中老铁路沿线生动呈现。

中老铁路不仅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展示,也是中国铁路打开世界大门的重要一环。相信未来,中国铁路将携手更多的朋友,一起书写出更加壮丽的明天!(郑力才、袁成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