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 “走”出特色民宿发展致富路

优化营商环境 | “走”出特色民宿发展致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18 18: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作者:文雅)

“我们村子里办起了大学(和君职业学院),开设了乡村振兴研学培训班和特色民宿,村民家里闲置的空房利用起来了,农民家庭收入明显增加了,村里营商环境变得更加优化了,我的子女都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赣州市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村民林先生兴高采烈地向记者说道。

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是江西省省级红色名村之一,和君职业学院、会昌县乡村振兴学院坐落其中,全村现有户籍人口1500余人,常住人口达到5000人(其中4000多人是和君职业学院的师生)。如何用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帮助梓坑村村民致富的第一课题。于是,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成为了重要突破口。

经几番商议及论证,14户农户先行先试,办理了民宿经营手续,摇身变成民宿店主。乡政府及乡村振兴工作队全程代办,统一规范客房标准,统一购置民宿客房用品,统一店招标志,统一规范消防,统一申报手续。为解决经营管理问题,梓坑村成立了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的会昌县梓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将农户民宿统一管理,规范分配民宿客源,统一定价管理,统一后续服务,确保群众在家就能承接到业务。截至目前,已帮助村民建好标准民宿房源105间,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收益达到60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优化民宿产业营商环境,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当地政府在稳定民宿客源、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引导民宿规范化经营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是坚持双引擎带动,保障民宿稳定发展。梓坑村依托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独好会昌乡村振兴学院,开发27堂精品课程,已接收研学培训近5000人次,同时借助和君教育小镇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梓坑民宿客源有了充分保障,梓坑家园民宿发展迸发出更加强劲的活力。目前,梓坑家园已成为具备研学培训、便民服务、旅游观光、现代化配置的综合服务基地。

二是立足当地特色,积极融入文创元素。梓坑家园共建有主题民宿6栋,分别办起了以豆腐坊、酿酒铺、茶馆、米裸珍珠粉铺、手工饼、中药房等特色元素为主题的“文家乐”民宿餐饮服务群落。这些民宿既承接了独好会昌乡村振兴学院学员吃住业务,同时还有传统文化主题的展示与体验,形成了具有独特标志的“文家乐”梓坑乡村振兴品牌。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引导规范化经营。白鹅乡常态化联合消防、卫健、环保等部门开展民宿证照办理、消防安全、卫生环境、意识形态等方面检查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检查4次,督促民宿企业规范化经营,努力改善梓坑家园民宿发展营商环境。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乡村振兴不但需要物质富裕,而且需要精神富有。梓坑村是省级红色名村,1934年10月至1935年3月,是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所在地。目前,留守苏区中央机关革命旧址共有15处,保存完整的有6处,均列为省市文保范畴,其中,供销合作社、中央军区政治部、总供给部旧址,中央兵工厂、国家银行等旧址,均已对外开放。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近年来,村里办起了文化礼堂,村民自导自演的红色室内情景剧,受到游客广泛赞誉。今年9月份,梓坑村又有3名有志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光荣参军。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