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聚力打造肉牛全产业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08 10: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9-08 10: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初秋时节,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科尔沁牛业南阳公司里一派繁忙景象。一边是万头肉牛育肥场的牛舍里膘肥体壮的肉牛们听着音乐、吃着饲料;一边是育肥场隔壁年屠宰加工10万头肉牛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将肉牛精细分割,并经过自动系统收集、消毒等。

如今,新野县做实“牛”文章,投资1.53亿元建设的以牛头、牛尾等牛副产品熟食精深加工项目,年加工5000吨,产值约3.5亿元;投资1.79亿元建设的牛排生产线项目,年加工各类分割牛排8000吨,产值约4亿元;招引投资10.85亿元建成的占地面积126.8亩冰狗食品产业园项目,实现年产调理肉制品3.6万吨,肉灌肠系列产品1.8万吨,腌腊制品4800吨,面点制品1.2万吨……数据的背后是新野县以种植带动养殖,养殖催生加工,加工反哺种植为思路,打造的现代化的肉牛产业示范园区的努力。

新野县把歪子镇定位为肉牛产业链核心区,以肉牛基础种牛场和母牛扩群增量、标准化肉牛育肥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推行“母牛繁育大户+规模养殖场+养牛协会+加工企业”的肉牛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引导鼓励农户引进良种皮南母牛,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主体优势,由农户养殖母牛、繁育犊牛,由规模养殖场统一回收、规模育肥,养牛协会统一对外销售,加工企业集中屠宰加工,打通肉牛产业发展通道。截至目前,全县肉牛存栏量11万头,出栏量7.2万头。

利用省级肉牛规模场畜位补贴项目和政府专项债项目,新野县统一规划建设了一批500头、1000头规模繁育场,租赁给养殖户,实现规模化养殖,推进养殖户退村进场。

发展肉牛,育种技术很重要。为了推广肉牛快速育肥、母牛繁育、全株玉米青贮等技术,每年聘请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定期组织养牛技术培训班5期。通过技术推广,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仅皮南牛育种技术推广,每头牛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000元,全株青贮玉米技术推广,每亩增加经济效益1500元。

与此同时,新野县探索肉牛活体抵押贷款,解决了肉牛产业经营主体多层次融资需求,带动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养殖肉牛的中小养殖场(户)不断发展壮大,多方位助推肉牛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发展10头以上养牛户800多户,500头以上标准化养牛场25个,万头标准化养牛场1个,重点培育打造肉牛强镇8个,肉牛示范村40个,逐步形成了生产相对集中、产业特色明显的养牛生产格局。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