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日文版新书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首发

叶嘉莹先生文学纪录电影同名书籍《掬水月在手》日文版首发仪式已经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例外主题日”中举行。

《掬水月在手》日文版新书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首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4 15: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24日电(驻东京记者侯俊杰)叶嘉莹先生文学纪录电影同名书籍《掬水月在手》日文版首发仪式已经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例外主题日”中举行。

活动以“诗心历世博,四海皆有诗”为主题,以中国古典诗词回应世博会“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的主题,有效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与文明对话,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跨越文化的感召力,以及映照当下、面向未来的生命力。

大阪世博会的活动现场(图片为供稿)

《掬水月在手》日文版新书首发仪式2025年8月20日由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主持。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代总领事方炜,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展览管理部副部长章书靖,例外服饰创始人、行人文化董事长毛继鸿,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国际儒学联合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吴浩,日本七月社社长西村笃,日本世博协会国际局执行主任、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联络官永野光以及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国际儒学联合会、南开大学、例外服饰、方所文化、行人文化、日本七月社、2027年贝尔格莱德世博会国际参展方等代表近百人。

方炜代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活动日的主题“经纬共生”恰是中日关系的生动写照,两国文化相互交织,定能和谐共生。世博会中国馆政府总代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李庆霜通过视频致辞强调,中国馆既镌刻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也跃动着新时代的创新风采;既铺展着山川大地的壮美画卷,也流淌着诗书礼乐的瑰丽人文;既讲述着改天换地的宏大叙事,也传递着点亮人间的温暖微光。自开馆以来游客已突破120万人次,成为大阪世博园中一道靓丽的中国风景。毛继鸿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滋养,他认为,真正的时尚从来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文化自信的延伸,真正的设计从来不是符号的堆砌,而是精神内核的当代转译。

播放《掬水月在手》电影介绍视频后,吴浩、李锡龙、西村笃分别致辞,回顾了《掬水月在手》日文版出版的缘起与历程。吴浩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见证《掬水月在手》日文版出版,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叶嘉莹先生的告慰,践行先生的期许,为中日邦交与文化交流共同努力。李锡龙强调,叶嘉莹先生对诗词的讲解,使得中国古典诗词打破了古今、中外的壁垒,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间隔,令读者如沐春风,在与古人对话中看到自己生命隐含的精神力量。“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完美地契合叶先生解诗学的境界。西村笃介绍,该书日文版得以出版的渊源始自已故日本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井上靖,井上靖长期致力于通过文学促进两国交流,正如“四海皆有诗”所说,文学的力量是各国共通的。他希望以中国古典文学为桥梁,深化中日交流。随后,毛继鸿、李锡龙、西村笃互赠书籍,彰显文化出版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共同愿景。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