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 | 推进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09 10: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乌克兰危机旷日持久,可能使用非常规武器的言论不绝于耳。8月7日-18日,加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工作组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旨在进一步加强该公约的有效性,促进全面遵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1972年4月开放签署并于1975年3月生效,截至2023年7月共有185个缔约国。然而,由于机构支持不足和缺乏核查机制,公约效力有限。

一直以来,中国坚定支持公约宗旨和目标,严格履行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和支持多边进程,提升公约效力。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提出的 "全球安全倡议 "相契合,推动公约实施。

中方积极推动通过多边谈判建立核查机制,确保公约得到遵守,支持禁止和销毁包括生物武器在内的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的扩散。

2021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为中国履约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中国积极倡导谈判制定打击生物和化学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堵塞国际法漏洞。

中国积极支持在公约框架下加强对生物技术发展的审查,促进负责任的生物研究,制定必要的自愿行为准则,为达成2021 年《生物安全科学家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在生物等领域共享科技发展红利的呼声,中国提出“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决议,在这一关键领域推动对话与合作,已连续两年在联大通过,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国将继续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为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8月9日社论

原标题:National compliance key to biological weapons ban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责任编辑: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