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丝路上,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23 12: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4-23 12: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4月13日,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之间实现朝发夕至,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

一条“钢铁丝路”北起中国昆明,跨越山河,串起了中国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老挝琅勃拉邦南抵万象,成为连接中老、辐射东南亚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古时的马帮铃声,变成新时代共建“钢丝铁路”的合奏曲,为丝路通途高歌。

丝路通途,享“温情暖”。为了更好地发挥出中老铁路互联互通作用,铁路部门不断提供“温情”擦亮“黄金”底色:采取互联网渠道购票,为旅客提前算好“时间账”与“经济账”;列车广播使用中、老、英三语播报,停站增加三语气温播报为旅客提供穿衣提示;车内座椅下方设有中国和老挝标准电源插座;车内各类设施设备标牌均使用中、老、英三种语言;中老双语“丝路通途,美美与共”的标语在车厢中随处可见;在保留传统口味套餐的基础上,“友谊超市”还准备东南亚特色的套餐,比如菠萝蜜焖饭、泰式鱼。除了列车上的“服务温情”,还有“速度温情”。开行仅4天的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完成一场惊心动魄的“跨国接力赛”成功挽救了一位76岁老先生的生命。这个春日里,坐着高铁出国游便成了“新潮流”,车内温情暖暖,车外风光旖旎。

丝路通途,出“成绩旺”。自开通以来,“黄金大通道”已亮出“客货皆丰”成绩单:截止4月12日,中老铁路中国段累计发送旅客1188万人次,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220万人次,共发送跨境货物363万吨。借助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出“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让中国的电子、化肥、汽车等各类产品能“走得出”,让东南亚的木薯、水果等优质产品也能“进得来”,这“一进一出”增添“黄金”亮色。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钢铁丝路”必将成为造福两国的“发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丝路通途,握“友谊美”。一北一南的相互守望,勾勒出这条“友谊路”,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圈成“同心圆”。“复兴号”“沧澜号”动车组飞驰在钢铁丝路上大幅度缩短了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让两国民众旅游、探亲、访友、留学、经商的便捷度与舒适度有了质的提升,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投资、服务、金融等多方面合作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顺应而生的“铁路+旅游”新模式为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翻开新篇章,丝路上“你来我往”提升“黄金”层色。

在这个春日里,搭乘“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去赏普西山上的漫天日落,去坐湄公河上精致游船,在这条载着两国人民的友谊、梦想和希望的路上,一幅“一带一路”壮美画卷正徐徐打开,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在续写。(叶依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