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沈丘县:因地制宜实现“三个一”目标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2-17 13: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传统的农业大县,河南周口市沈丘县如何通过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实现县域的高质量发展?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沈丘县县长余长坤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沈丘这几年的发展,就是典型的通过优势再造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我用‘三个一’概括就是:保护好一条河,炼好一块钢,建好一座城。”余长坤说。

【保护好一条河】

让沙颍河成为造福沈丘人民的幸福河

所谓“一条河”指的是沙颍河。它是淮河最大的支流,是一条能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从沙颍河出发的船舶,到淮河,经洪泽湖,到京杭大运河,往南走可以入长江到达上海,往北走可以到达连云港等海港。

“但过去很长时间,沈丘的内河航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沙颍河也长期饱受污染困扰。要重塑优势就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整治问题。”余长坤说。

余长坤介绍,生态建设方面,拆除沙颍河沿岸所有违章建筑,依法关停污染企业,使沙颍河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以上。近两年来,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鱵鱼、刀鲚等鱼类重现沙颍河。

航道建设方面,加快推进航道升级,两千吨货船畅行无阻,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与深国际合作新建沈丘码头,打通了内蒙古、山西、陕西与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能源通道。

“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完善‘公铁水’运输链条,打造港口物流园,建设豫东煤炭储运基地,让沙颍河成为造福沈丘140万人民的幸福河。”余长坤说。

【炼好一块钢】

推动钢铁新城建设速度更快、质量更优

余长坤介绍,所谓“一块钢”指的是安钢周口钢铁公司。安阳钢铁正是看中了沈丘的公铁水联运的独特优势,将产能置换项目落户沈丘,结束了周口没有大型重工业的历史。水运每吨减少运费70元左右运费,周钢每年可节约3亿多元运输成本。

目前,周钢一期一步175万吨产能已经顺利投产,168万吨热回收炼焦及配套项目已基本完工,一期全部投产后可达500万吨规模。

前不久,硅钢电磁新材料项目已经落地,一大批围绕钢铁产业的物流、深加工等供应链企业相继落地沈丘,推动钢铁新城建设速度更快、质量更优。

【建好一座城】

力争做全市开放前沿的“桥头堡”

余长坤介绍,所谓“一座城”指的是临港新城。沈丘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传统农业大县,但大家不甘落后,也不会落后,因为已经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周口市的新定位是“临港新城、开放前沿”,沈丘要当仁不让做开放前沿的“桥头堡”。

“发展临港新城,要在临港产业上下功夫,仅仅一个周钢是远远不够的。”余长坤认为。

余长坤表示,瞄准国内500强、行业30强等龙头企业,先后有跨境电商大龙网、瑞茂通大豆蛋白等知名企业落户沈丘,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城区50万人、财政收入50亿元、经济总量500亿元”的突破,县域经济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