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狮、舞龙,踩高跷、赏民俗,濮阳市濮阳县各处张灯结彩,文化惠民喜气洋洋,乡亲们欢聚一堂,参加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月十四上午十点的两门村十字街上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民俗艺人热热闹闹耍社火,欢欢喜喜闹元宵,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现场观众肖珍说,听说这边有文艺演出,然后就带着孩子过来感受一下传统的文化。来了之后感觉特别热闹,有舞狮、高跷、背阁、舞龙……各种的(节目)特别好看,孩子看了特别开心。
活动现场,两门村民间文艺展演既有传统民间文化的韵味,又有现代生活的气息,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其中火龙与舞狮表演中火龙、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赢得现场群众喝彩声不断;多姿多彩的旱船,铿锵有力的锣鼓、排鼓、盘鼓,使人振聋发聩、精神焕发,让村民和游客在节日里过得有滋有味。花车花船、高跷、背阁抬阁、司衙官等传统节目美不胜收,把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
“我是拉花车的,花车组,我已经干了三十多年了,我十几岁都开始干这个,干这个非常高兴,为了大家的开心快乐,每年都开心快乐,”演员田自芳开心的说。
濮阳县两门村是北方民俗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本,北街舞龙、南街舞狮、西街背阁花船、东街高跷竹马,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村里上至80岁老人,下至三岁小孩,都广泛地参与到民俗文化活动中。村里两支舞龙队起源于康熙年间,两条龙共有140余名村民参与演出,演出场面非常壮观。除了传统民俗,村里还有表演现代节目的艺术团,可谓今古辉映。
小演员赵鑫怡骄傲的说,我9岁了,准备的是这个挑花篮的节目,今天表演的挺成功,学了十几天。
据悉,濮阳县两门村两门村乃原开州四大古镇之首,处濮滑两县交界处。自古商贾云集,早在清咸丰年间,已形成庙会。每年正月元宵时节,两门村有玩艺以及杂婴的惯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成为濮阳县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群村民众积极参与,传承经典又创意无穷,具有明显的地方民俗和人文特色。大批传统节目、优秀民间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风貌,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
两门西街阁会总顾问王志刚表示,(两门阁会)已经是接近200多年的历史了。参加人员就是300多人,从7架阁一直增加到20多架阁,再增加4架抬阁。咱的前期工作从初一下帖,初五正式下帖参加人员就该派演员了,从初七就开始整个工作行动起来,该排演排演。正月十三参神,正月十四正式演出,一直演到十六。一定把这个文化活动完整的传下去,发扬光大,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