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500年历史的非遗民俗“舞”出好日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1-29 12: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抬着大花杠,迈着豪放步伐,五颜六色杠柜上下飞扬……1月28日,在武城县老城镇三义村广场,武城花杠舞第五代传承人崔振江正在加紧排练,准备迎接元宵节的花杠舞演出。

花杠舞表演者正在加紧排练

花杠舞源于武城县南屯村的民俗表演,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抬花杠集舞、乐、武为一体,是一项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花杠由一根弹性长杠和木杠柜组成,杠柜里面装有玉米、棉花、五谷等类彩色纸花,外倾纸条上扎着以牡丹、菊花、月季、荷花等绢花、纸花,十分美观。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喜庆场合,武城城乡都会有花杠舞表演,这是群众最喜欢看的节目。

“因前两年受疫情影响,花杠舞暂停了线下的演出。今年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观看花杠舞演出的呼声也越来越来高。”崔振江说。

花杠舞进校园

据了解,除了节日演出之余,崔振江还一直致力于花杠舞的推广和传承。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宣讲活动,把非遗文化宣讲出去,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的了解花杠舞文化。同时,还将花杠按比例缩小,做成儿童能抬的“微缩”花杠,引入老城镇南屯小学,使十多岁的学生就会抬花杠,确保了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传承后继有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