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你上次拿来的多味笋干特别受游客欢迎,这两天还想给你打电话让你有空多做点呢!”余杭径山村旅游公司的马宽一边接过章大妈手里的笋干,一边笑着对章大妈说。自径山镇成立共同富裕径山乡村新社区以来,径山村旅游公司就开启了收购、销售周边5个村社土特产的模式。周边村民有晒的番薯胖、采的青叶、做的笋干,都可以卖给旅游公司,不需要自己在路边兜售,既解决了沿路售卖的安全问题,又快捷方便。此举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有效带动5个村社的村民年创收80万余元。
2021年,浙江径山镇按照“1+X”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径山村、小古城村、前溪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全镇15个村社的3个“乡村新社区”,建立村村抱团、村企携手、村民协同的“3×N”党建联建机制,并以列入杭州市共同富裕首批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赋能型乡镇的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联片共建大党委
在推行乡村新社区建设之初,以3个核心村辐射带动15个村社,思想上怎么统一,行动上怎么协调,产业上怎么融合?这是服务企业、服务群众过程中碰到最多的问题,径山镇充分发挥“党建+”发源地优势,把基层党建与产业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党组织协同发力,共富链一路延伸,党组织一路整合。围绕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不断深化拓展“党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企业兴在链上、群众富在链上”的发展模式,在三个乡村新社区实行大党委管理,由核心村书记任新社区支部书记,成员村的书记任支部委员,建立联席会议,配备工作专员,强化联动运作,绘制“旅游”“产业”“招商”三张地图,努力以发展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服务共推的高效运作机制,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我们乡村新社区大党委的作用非常明显,不仅提升我们成员单位党组织力量,还能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有效盘活各类要素资源。今年我们小古城乡村新社区4个成员村以经营性资产入股的形式,由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在完成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在文旅、研学、农业、物业管理、营销策划等方面正式承接业务,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游线串联,打响乡村新社区旅游知名度。”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
企业助力激活动能
共同富裕建设少不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径山镇吹响“共同富裕·乡村新社区”号角后,华立集团、杭州园林、泰康人寿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把资源导进来、客户引进来、人才留下来、品牌传出去、产品销出去。3个乡村新社区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施“规划、平台、品牌、营销”四统一,线上依托企业职工群、网上销售平台以及“茶仙子”直播间等拓宽销售渠道,线下借助“共富工坊”设立乡村特色产品展销点,通过推进“线上+线下”双联动模式,激活乡村产销“双引擎”。一勤天下无难事,共富梦想照现实。一年以来,各联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3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家门口就业率上涨约8%。
优越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氛围不断引来乡创人才。径山镇成立了乡村共富研究院和径山乡村共富学院,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17场,受益人员5700余人,有效提升就业技能,助力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在镇党委的引导下,径山商会也成立“共富发展基金会”,接受企业、社会热心人士(组织)、乡贤捐赠870余万元,目前已为3家小微企业、7人大学生回乡创业人员提供暖心扶持,捐助困难人群31人。
值得一提的是,径山镇扎实推进共富工作清单化、责任化、具体化,编制了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和共富评价体系,出台49项重点任务清单、39项2021年度突破性抓手清单、4方面重点改革清单、119个项目清单、11个小切口典型案例清单等“五张清单”。而在“3×N”共富行动一年之际,《打造“三三三”共富治理体系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入选浙江省首批共同富裕社会治理先行示范领域最佳实践,径山镇共同富裕25条政策趁势推出,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在农文旅融合发展、茶产业做强做优、村集体经济壮大、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奖励,推动共同富裕建设体系化、深度化、实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