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拓宽渠道 河南杞县多措并举探索就业新路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3 10: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3 10: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次能够安全外出打工,多亏了人社局的领导给俺帮忙,从家门到厂门、点对点接送,把事情都做到俺们的心坎儿上了。” 12月20日,刚刚从外地打工返乡回家的河南开封市杞县官庄乡群众李春霞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杞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作为实现稳定脱贫、助力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在建机制、强培训、拓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激发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全力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唱响“四季歌”。实施有组织劳务输出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杞县深化省级劳务协作,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签订跨省劳务合作协议18份,推广使用“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对相对集中的务工地,制定“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计划,确保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保障农民工成规模、成批次安全有序务工。杞县着力唱响“春采茶叶、夏摘枸杞、秋刨土豆、冬剥橘子装罐头”的务工四季歌,每年带动十万余人次实现就业增收,帮助脱贫劳动力六千余人次季节性就业。呈现出政府保障就业发“专车”,群众抱团务工奔“钱景”的和谐景象,切实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打造一条致富“路”。

强化提升就业培训,增补“技能钙”。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稳定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杞县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备案培训机构9家,评价机构14家,开展免费培训39934人,完成市下目标145.2%(其中两类户劳动力培训4999人)。由杞县人社局牵头“六路并进”,结合劳动力培训意愿针对性开展培训,对接用工企业开展定向式培训,拓宽培训对象条件,重点加大脱贫劳动力、农村低收入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目前已实现全县有培训意愿的脱贫劳动力至少受到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累计17456人。杞县紧扣培训取证这个“牛鼻子”,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攻坚行动;紧扣就业增收这个落脚点,着力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切实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搭建一座过河“桥”。

拓宽稳定就业渠道,铺垫“增收路”。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是拓宽稳定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杞县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等挖掘就业岗位,安置劳动力就业;开发当地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就业;鼓励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灵活就业,结合传统文化、产业基础,引导其从事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加工等,全县已实现县内灵活就业0.72万人。对农村半、弱劳动力进行政府托底安置7751人次,确保农村劳动力常年都有活干,有钱赚。同时,杞县克服疫情影响,今年已开展线上专场招聘28场,直播带岗活动16场,提供岗位信息两万余条,达成劳动力就业意向5955人,切实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构筑一个连心“家”。

截至12月中旬,杞县农村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就业28.47万人(省外就业人数19.28万人,省内就业人数9.19万人),其中“两类户”就业人数18202人,外出务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我们杞县人社部门要继续发挥主体作用,动员组织企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等各类力量,努力做好‘五个持续’: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持续稳定省内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抓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和托底保障工作,确保农村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杞县人社局局长马驰洲说。(图片由邵金忠、常衡瑞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