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日实现“不慌不忙”的晚年?一些年轻人开始提前规划养老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12-21 10:17
2022-12-21 10: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重视养老?”

“一份全面的养老规划应该怎么做?”

“规划养老,越早越好?”

......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来看,近十年间,中国已跨过了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期,很快还需应对一个更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期。当下,年轻人所承受的来自家庭、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年轻人因此开始未雨绸缪,关注起家人和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一份全面的养老规划应该怎么做?

中国青年报邀请到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医生薄世宁、泰康人寿健康财富管理事业部总经理刘涛以及前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从国家政策、身心健康、资金储蓄等角度分析,为青年群体提供养老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冯晓丽认为,这传递了一个信号:目前养老服务行业多样化的需求旺盛,专业化的和针对性的服务供给不足。她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十多年前,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举办第一期培训班,现场有350个学员,放眼望去“白发苍苍”,到现在,一批批90后院长在培训班中接连涌现,养老行业在不断释放新活力。

作为节目现场的青年代表,张丹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她的先生说,“要把身体养得好好的,未来女儿出嫁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还能很强壮!”在她看来,这也是规划养老的一种表现,为充满变数的未来生活做准备。

规划养老的资金是怎样构成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是三大支柱。

作为提前规划养老生活的实践者,刘涛觉得越早规划越能够让自己安心,坦然应对未来的各种未知风险。他介绍说,协助护理、专业护理、临终关怀等,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养老是一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且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

谈到养老,绕不开健康问题。据报道分析,近年来癌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属高发癌。那么要想保持身心健康,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节目现场,薄医生提出了一些实用性建议。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面向全体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这意味着,养老需要各行各业人参与,也给青年打开了新的职业方向。

从养成一种健康的消费储蓄习惯和生活方式做起,拥抱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