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牛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0 10: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0 10: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山东省阳信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肉牛产业发展服务体系,致力打造“滨周到·用信办”营商环境品牌,为牛智谷等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服务保障,进境肉类海关监管查验库、冷藏库、深加工车间、肉牛产业大数据中心、交易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等的陆续建成,标志着该县打造链通国际、引领全国的肉牛产业中枢正式启动。

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助力肉牛企业快速运营发展的强力驱动。阳信县设立助推肉牛产业“一链通”,制定《阳信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为全县513家重点肉牛企业设立296名驻企服务专员,围绕肉牛产业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梳理规范产业和企业发展13个阶段、34类、55项基本服务事项,构建企业准入、获得场地、生产经营、市场监管、权益保护等全生命周期政策解读、服务信息、帮办代办“一链式”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金融服务方面,阳信县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肉牛产业的良种繁育、养殖、牛肉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进行股权投资,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助力肉牛产业崛起。探索形成“养母繁犊”“七位一体”“金牧合作”新模式。协调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为“养母繁犊”合作养殖户提供担保,授信额度3亿元。对新建标准化、数字化肉牛养殖设施,存栏达 1000 头及以上的企业,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并给予一次性 20 万元补贴等。

阳信县发挥科技集聚效应,以阳信亿利源公司为龙头,建设智慧养殖5G数字牧场,通过传感器精准监控,微量元素精准配比,实现五个人即可管理上万头牛,实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养殖。投资35亿元,建设集仓储、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牛智谷”——金诺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形成覆盖鲁北、辐射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配套建设进境肉类监管场地,打造国际进境肉类智慧产业园和产业化数字中心,年进口牛肉3万余吨,园区运营可实现年收益4000万元。

通过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体,强化科技投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阳信县先后邀请中国农大、山东农科院等20余名专家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通过现场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全县肉牛企业和养殖户提升种牛繁育和肉牛饲养水平。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引导亿利源等重点肉牛企业与上下链条、科研院所围绕“卡脖子”问题联合攻关,强化与全市“五院十校N基地”的对接合作,实现县域特色产业与全市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的有机衔接,亿利源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秉持“企业怎么舒服、我们就怎么服务”的理念,依托‘牛智谷’产业园,制定出台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招商引资‘政策洼地’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惠企政策,实现全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阳信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全星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