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武:多措并举引“归雁” 乡村振兴有人才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15 17: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个月挣3000多块,不仅能在家门口工作,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两不误。”毕文艳高兴地说到。在成武县九女集镇鹿楼村,来自本村的10余名女工正加急赶制汉服,成品经集中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老板张洪庆是土生土长的鹿楼村人,今年5月,在村干部的鼓励下,他毅然放弃外地高薪工作,返乡创办汉服加工厂,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致富。“村两委干部多次与我沟通,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镇、村工作人员帮助协调场地、小额贷款、用工等问题,更加坚定了我返乡创业的决心。”张洪庆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为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九女集镇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探索“党建+本土人才+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一批在外优秀人才返村任职、创业,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网格化”摸排,打好“亲情牌”。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联系,详细了解在外人才返乡意向、发展难题等,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法,让回引人才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发在外人才返乡任职创业热情。借助网格化体系,将人才回引任务指标分解到每一个村党组织,通过开展人才摸底排查和人才政策宣讲工作,坚持做到“应统尽统,应纳尽纳”,确保将人才信息库建实建细。

“全方位”动员,选出“潜力股”。九女集镇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介,以“乡愁”情愫为纽带,发布“致在外优秀人才的一封信”,提高宣传力度。利用节假日等时机,通过召开在外人才联谊会、座谈会、流动党员牵线搭桥等一系列方式,与在外人才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动员。一方面积极推介九女集镇的区位、产业和人口优势,努力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乡任职、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详细了解在外人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对返乡创业相关问题一一做出详细答复、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切实做到为本土人才干事创业分忧解难。

“一站式”服务,引回“新乡贤”。制定《九女集镇回引人才管理办法》,明确回引人才享受的各项培养帮扶措施和激励政策。以真心实意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解决回引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心回九女、人回九女、能回九女”。人才回引后,一方面注重回村任职人员培育锻炼。采取结对帮带、设岗定责、跟班锻炼、试用任职等方式,引导优秀回引人才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对返乡创业人才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提供政策解答、技能辅导、信息共享等服务,开展理论培训、观摩实训等创业训练活动。同时,筛选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较高收益的产业项目进行定向扶持,帮扶项目成长,推动产业做强做大。

今年以来,九女集镇建立优秀人才库295人,组织在外人才座谈会10余场,成功回引人才53人,其中返乡创业人才19人,到村挂职人才34人。全面建立了常态化精准回引机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动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