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抓实垃圾分类工作 提升宜居品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13 17:3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13 17: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生活垃圾分类,一头连着文明,一头连着民生。近年,安阳市北关区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更大力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12月9日,走进水木清华小区二期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组智能垃圾分类箱格外醒目,箱体上分别写着塑料、金属等字样,居民张女士把纸箱、报纸扔进了可回收垃圾箱里。

“小区里设置智能垃圾分类箱,让生活垃圾分类更精准。”张女士说,居民可通过扫二维码创建绿色账户,把相应的可回收物投入垃圾分类箱内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通过兑换机兑换礼品。

当日,在恒大城小区西门附近的生活垃圾分类点,两名宣传员站在摆满垃圾袋、肥皂等礼品的桌子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对面是智能垃圾分类房与宣传栏。“阿姨,您看屏幕,刷脸就可以注册,以后直接刷脸投放垃圾,系统会自动给您的账号积分。”在智能垃圾分类房前,工作人员边演示边向居民介绍。

智能垃圾分类房与智能垃圾分类箱不同,是专门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房上的显示屏下侧是有害垃圾投放箱,左侧是可兑换物品的兑换箱和洗手池,右侧是金属、纸类、塑料、玻璃4类可回收物投放窗口,每个窗口下都用图案标明了可以投放的物品,让人一目了然。不一会儿,有居民拿着儿童玩具前来分类投放。

“用户可以刷脸或用小程序登录,也可以用账号登录,登录后选择要投放的类型,相应窗口的红外线感应设备会将窗口自动打开,然后称重、添加积分。”河南傲哲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垃圾投放以后,我们会把它收集到分拣中心进行分拣打包,然后运到再生资源企业进行再生利用,这样能真正从源头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有害垃圾的量不是很大,但是危害性非常大,我们把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单独存放,收集完以后运到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今,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已成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新风尚。“以前小区里的垃圾桶是一米多高的塑料桶,食物残渣、果皮纸屑、废旧家具等都丢弃其中,垃圾桶经常被塞得满满当当,污水横流,异味刺鼻。”六二六小区居民李文英说,“如今,我们小区设置了垃圾分类亭,有人定期来集中收运,还有督导员帮着分类检查。我愿意参与垃圾分类,为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据悉,北关区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项目于2019年4月22日启动,在8个试点小区设置18个智能垃圾分类箱。今年8月,第二批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启动,投入智能垃圾分类房8个、智能垃圾分类箱10组、垃圾分类亭279个。

“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达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生活环境会更优美。”北关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生活垃圾分类办主任李鑫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全民参与。我们将通过宣传、倡导,让老百姓知晓生活垃圾分类的目的与意义,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图片由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