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改革风云起 且把航天话情愫——中国航天科工湖南航天7801所发展纪实

30载艰苦创业,7801所一步一个脚印,在动荡中撑起了强大的护航之盾,跨过每一个暗流涌动,走过群山和大海。

笑看改革风云起 且把航天话情愫——中国航天科工湖南航天7801所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 2022-12-08 16: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8日电(记者 赵磊)2022年,中国航天科工湖南航天7801所30岁了。这是7801所在航天防务领域深耕的30年,更是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寻找机遇、开拓历史的30年。

30载艰苦创业,7801所一步一个脚印,在动荡中撑起了强大的护航之盾,跨过每一个暗流涌动,走过群山和大海。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进步、不断跨越。一路走来,7801所紧跟改革步伐,从装备系统部件配套到关键单机配套再到总体设计,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领先,从建所初期仅有的8名技术骨干到如今超过300人的高端人才……如今,7801所已然成为国内前沿的惯性技术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及课题研究,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及省级奖项。

7801所树下了一个又一个锐意创新的里程碑,这是7801所每个人的情怀和抱负,是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更是勇于登攀、艰苦奋斗的鸿鹄壮志。

1992年12月,为了承担068基地的各类产品研制、开发与生产任务,湖南航天7801所正式组建成立。当时,所里的技术骨干只有七八个人,年产值也仅有200万元左右。

在无基础、无资金、无技术的背景下,7801所积极探索研制与加工红外加热器、轴流风机、电源、天线杆等产品,开启了068基地的艰难发展之路。

时间转到1999年。这一年,国际局势巨变,台海危机一触即发。在此复杂局势下,7801所敏锐地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有关型号“惯性测量组合”的研制。

国防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导弹,导弹的精准运行离不开惯组,而面对当时集团公司惯组科研生产能力不足的现状与局面,7801所迎难而上。

对于7801所来说,惯组产品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是一个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机会。为了实现068基地和7801所的军工梦,老一辈技术人员四处奔走,学习新知识、请教新技术。

不懂惯性技术,他们就请来专业院校的专家讲授知识,直到学懂弄通为止;没有试验条件,就用土办法,自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遇到瓶颈,就组织人员集中攻关。当时的技术人员凭着报效祖国、科技强军的铮铮誓言与决心,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来弥补理论和经验上的不足,逐步探索出一条从仿制改型到自行设计、再到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2001年,7801所的第一代惯组产品研制成功。随着首次试验成功的喜报,7801所在航天防务领域正式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至此,瞄准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大势,7801所确立了其在国内惯组产品领域的地位,并立志成为惯性技术领域的重点骨干力量。

作为国内最先开展激光陀螺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7801所最早引导了激光陀螺在技术上的飞速发展和工程上的成熟应用,实现了中国航天防务装备高精度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航天的惯性产品技术推进到了新的高度。

而后,7801所又与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展了光纤陀螺仪的研制,并研发了全自主的光纤陀螺惯性产品,实现了“两光”产品的齐头并进。

在此基础上,7801所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防技术基础科研等多项国家课题,完成了10余个型号惯性产品的研制生产交付,产品的技术性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7801所研制的惯性产品已经广泛投用到国防军事、石油勘探、智慧交通、城市测绘等多个领域。

站在行业前端,7801所高瞻远瞩地看到了惯性领域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装备准备时间长、机动性差等痛点,7801所首创了“自对准、自标定、自检测”的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技术。

这一技术于2016年获国家国防技术发明奖三等奖,“轻质一体化激光捷联惯组”2017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精度激光陀螺速率偏频捷联惯组”2018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7801所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晓庆介绍,“三自惯组”装备后,导弹装备系统的维护成本大幅降低,快速响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三自”技术上的突破,让惯组摆脱了笨重的地面设备和复杂的地面操作,大大提升了装备系统的机动性和快速性,使惯组更加智能化。

经过近6年的刻苦攻关,技术项目组突破了大量技术瓶颈,产品通过了一系列适应性试验,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工程化型号的研制,为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惯性产品技术的突破之余,7801所于2015年7月成立了第五研究室,正式开启导弹装备总体的研究。为了实现总体梦,7801所下大力气引进人才、加大投入成本、积极争取各项支持。

经过近5年的研制,7801所在2020年获取了两型导弹科研生产资质,2020年8月,在原第五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湖南航天导弹装备系统总体设计部,标志湖南航天发展导弹装备系统总体进入快车道。

目前,7801所的型号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多项飞行试验,多次参加演习受到用户认可,即将获得立项批复。

从装备低端配套研发,到国内领先的高精度惯组技术,再到成功研制的导弹装备系统,一路走来,7801所技术骨干始终秉持着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爱国强军情怀,并将锐意创新作为全所的发展之魂,这才能够将多年的艰难探索升华为如今一项项光荣的成绩。

发展导弹装备总体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湖南省委相关部门的引领下,2020年12月,由7801所牵头成立了系统研究院(产学研联盟),整合湖南省各方面的优质资源,集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打造湖南装备总体,推动湖南从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的转变。

谈及7801所的发展前景,所党委书记欧阳素贤表示,第一是要继续巩固高精度惯组产品在装备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加强中低精度的产品研制,拓宽装备市场;第二是加快惯性技术在民用产业领域的转化,开辟民品市场。

未来,7801所将聚焦主责主业,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致力于实现“打造国内一流惯性技术专业所”的发展愿景,为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