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十年绘新篇|直过民族奔小康

上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针对“直过民族”历史特点和发展状况,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发展“民族直过区”经济和文化。“直过民族”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奇迹般地实现“日月换新天,一步跨千年”。

光影十年绘新篇|直过民族奔小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0-17 08: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日报视觉中心选取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推出十组影像故事展现十年间的发展与成就。56个民族一起奔小康,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壮举。在云南,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正发生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光影十年绘新篇》系列第四集,直过民族奔小康。

2020年8月23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布拉底村依山而建的新楼群,成为怒江沿岸的靓丽风景。摄影:季春红

在云南,生活着独龙、基诺、德昂、阿昌、布朗、普米、景颇、佤、拉祜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上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针对“直过民族”历史特点和发展状况,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发展“民族直过区”经济和文化。“直过民族”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奇迹般地实现“日月换新天,一步跨千年”。

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献九当村村医李学华在为高血压老人复查。摄影:季春红
2020年9月13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泗南江镇千岗村村民张秀芬(哈尼族)露出了开心微笑。摄影:季春红
2020年8月25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独龙族老人李文仕在自家院子用上了自来水。摄影:季春红

一个个村寨的巨变,是民族地区历史变迁的缩影。近几年来,云南省在民族聚居区加大投入,水、电、路、通信及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对超过27000户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得好学,最大限度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2020年8月16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赵腊退(德昂族)一家在农家乐为游客准备德昂酸茶。摄影:季春红
2020年9月9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混镇贺山古茶树园内,扎迫(拉祜族)和爱人娜思在采收古树茶。种植茶叶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摄影:季春红
2020年8月23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致富带头人此路恒(傈僳族)在缝纫扶贫车间里指导帮扶对象工作。摄影:季春红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