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淮滨:多模式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19 16:0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9 16: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树木成林,林中生草,草能生“金”;林下养鹅,地肥鹅壮,壮得“白银”滚滚。8月17日,位于信阳市淮滨县张里乡万亩雪松种植基地内,500多只大白鹅正树荫下悠闲地吃草,或在附近的水渠中追逐嬉戏,并不时从树林中传来“嘎、嘎”声。

“这是今年春上为响应乡党委号召,在自己承包的雪松林下养殖的大白鹅,还有200只珍珠鸡,目前长势喜人,白鹅已达到了七八斤、珍珠鸡也已达到了二三斤,中秋节前后即可出栏。”淮滨县张里乡朱双楼村支部书记朱刚热情地介绍道。

据介绍,在雪松林下发展家禽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既可以帮助雪松种植者‘以短养长’,快速实现经济收益,又能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拓宽增收渠道,可以积极探索实施。如今,这种模式在朱双楼村的示范引领下,张里乡朱前楼村、王竹园村等雪松种植大户纷纷效仿,在自家地里养起了鹅、鸭、鸡等家禽。

“目前全乡已发展林下养殖300余亩,存栏家禽15000多只,有望每亩增收1200元,林下养殖势头强劲。”张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鹏说道。

雪松是淮滨张里乡的农业主导产业,脱贫攻坚期间,该乡依托花木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党建联盟+产业联盟”,种植雪松8000余亩,356万余株。

近几年,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原因,加之此树种存在结构单一、种植周期长、回报慢等问题,雪松这个长久才能见效的经济作物受到了一定影响。群众不能有效持续增收也成为了现实问题,急需转型升级,突破瓶颈。

“今年5月份,县十五届人代会期间,县委书记梁超参加张里代表团讨论时,和雪松种植大户一起交流,提出了延链补链,促进雪松产业升级的期待,这为我们发展林下养殖,促进群众增收提供了新思路。”张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鹏介绍。

此后,张里乡党政班子带领辖区12个行政村村支部书记先后赴多地进行调研。回来后,他们结合全乡近万亩“雪松”资源,顺势推出“雪松+”模式,积极发展林下养殖,并探索出了一条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下一步,张里乡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长远规划布局,积极完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雪松+’产业发展模式,让林下经济走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以此来更好的促进产业升级、群众增收。”周涛满怀信心。(图片由符浩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