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县村支部书记带头种植示范田 村民跟着一起“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7-26 10: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7-26 10: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书记带头种,我也跟着种了十多亩,没想到收成这么好!”2022年的夏日午后,河南鹿邑县赵村乡胡山村,李乾坤满脸笑容地算了一笔账:一亩胡山蜜瓜能产6000多斤,除去成本净赚1万多元。如今,原本在南方打工的他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还当选了村两委班子成员。今年在胡山村种植的十多亩大棚的胡山蜜瓜喜获丰收。而这个蜜瓜种植基地,是村党支部书记郭玉华带头搞起来的“书记示范田”。

2020年,种植大户郭玉华当选胡山村的支部书记,当时的胡山村除了郭玉华的农业种植合作社之外,没有别的产业,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老弱病残”看家,村里要集资修路都拿不出来钱,郭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人富不算富,群众富起来啥事儿都好办。”郭玉华说,从那天起郭玉华就开始逐家逐户的上门做工作,让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到自己的合作社帮忙除草、采摘,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增加群众收入。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做工作让他们留在家乡共同发展农业种植、养殖,今年25岁的李乾坤就是郭玉华劝说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

“加入了郭书记的合作社,种啥合作社都回收,价钱还有保证。”李乾坤乐呵呵地说,今年种植了十多亩蜜瓜,在郭书记的建议下,又种植了油葵,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又是大丰收。蜜瓜一年可以种两季,油葵收完就可以种植冬小麦,算下来这一年收入是在外地打工的十多倍。

前两年,郭玉华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决定引进产量高、效益好的矮秆高粱。试种之初,他自掏腰包买来种子,动员村里农户一起种。大家对此将信将疑:“真能高产吗?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

“不信我就先种给大家看。”郭玉华联系到茅台镇的酒厂,在充分调研论证后,双方签订的回收合同,郭玉华第一年就种植了4000亩的矮秆高粱。“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郭玉华说,看到真金白银的收入,村民们动心了。“种出来合作社包卖,赔钱了算我的!”郭玉华趁热打铁,提出村民可选择以持股或领工资的形式参与合种。两年间,他又自掏腰包扩种了800多亩,吸引了张汪洋、刘深圳等10余名农户陆续加入。

说干就干,两年多来,胡山村的矮秆高粱从当初郭玉华带头种植的400多亩到现在合作社的1.3万亩。书记示范干,村民跟着学。矮秆高粱、优质小麦、蜜瓜、油葵、黄蜀葵……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经过郭玉华争取,上级部门拨款一部分,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道路也修通了。眼下在胡山村乡野间,遍地开花的“胡山蜜瓜”、“矮秆高粱”正在托起村民们的“致富梦”。

如今,郭玉华的儿子郭团结刚大学毕业就加入了合作社。“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检查完小型旋耕除草机后便去蜜瓜种植园。白天骄阳似火,有时候感觉自己选择农业这条路是不是错的。”累得汗流浃背的郭团结说,但是看到加入合作社的群众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好,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能用到在大学时候学到的专业,为合作社带来更多专业的知识和新颖的发展思路。郭团结自豪地说,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进来,让大众明白,农业不只是劳力劳动的基地,更是专业人才集思广益,创造新农业的领地。(图片由宁伟、于新豪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