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掘、培育、起用乡土人才 河南遂平县释放人才能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15 16: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4-15 16: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委人才办把培育和用好乡土人才作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发现、培育、使用、激励机制,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近些天,在遂平县花庄镇长寺村汇美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红薯种植基地里,3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红薯苗移栽工作。负责该基地的合作社经理李海龙,便是一位有着20多年种植经验的乡土人才,他目前正负责当地剩余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在他的教导与带动下,周边多位贫困户掌握了相关种植技能并在基地就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据了解,红薯种植是遂平县的特色产业,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水平和品质在周边地区享有赞誉。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与质量,96年时,李海龙就开始向家乡引入多个表现突出的红薯新品种。同时,李海龙还不断进行自主研发,改进技术,目前已申请机械除草,机械整畦和机械覆膜三项专利,特别是机械除草这项专利技术的应用,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能有效清除田间杂草,保证了红薯的绿色无公害。很快他就成为了当地远近知名的种植“能人”。

针对具有技术能力的乡土人才,遂平县积极提供各项支持,助力技术能手发展产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带动周边居民就业。在遂平县的支持、帮助与推动下,目前,汇美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初步形成了集育种、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技术链条。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红薯种植2000多亩,其中合作社自种红薯480亩,托管种植1400亩,建成育苗大棚200亩,种薯繁育基地 200亩,年产商品薯苗2000万株,拥有大中小型农机具20多套,贮藏库两座,窖藏红薯百万余斤,年产鲜薯3000多吨,粉面近百吨,粉条15万斤,产值近500万元,带动21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年安排就业劳动力200多人次。今年合作社计划在长寺村、赵庄村、古泉山村三个村实施小麦、红薯、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努力达到10000亩有机小麦和优质红薯的种植面积,以让农户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

天高任鸟飞,为乡土人才提供自由驰骋的蓝天,是实现挖掘乡村潜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遂平县将继续发力,努力把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成实用型、管用型、科技型农业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富民强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刘高磊/文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