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黑科技”加持绿色冬奥

来源:中国日报
2022-02-15 21: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北京2022年冬奥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在电力、建筑、交通等方面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以减少碳足迹。本届冬奥会的筹办经验表明,以战略性的全面规划和创新技术的应用为抓手,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在大型活动中成功落地,进而助推国家的整体碳中和进程。

 

 

作   者

 

李婷

落基山研究所 (RMI) 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李丹

RMI中国项目传播总监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独具创意的雪花台点火仪式,和绿色环保的“微火”主火炬塔,都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微火”以氢为燃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只有传统主火炬塔的1/5000。这一特别的奥运圣火点燃方式也彰显了本次国际性体育赛事的低碳理念。

中国在低碳政策、行动与创新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已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亿千瓦,比2015年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接近一半。在交通运输领域,截至2021年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达到784万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工业领域,“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了约16% 。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这一系列低碳发展成果中,北京冬奥会的表现同样亮眼。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国际体育赛事,本次冬奥会对绿色技术的应用和低碳实践将会带来强大的示范效应。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新的奥运概念。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创造了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可持续性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去年举办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也应用了创新技术来减少赛事的碳排放。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冰雪运动对能源有着更高的需求,因而冬奥会需要面对截然不同的挑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电力、建筑、交通等领域都应用了创新技术,并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减少碳足迹。

绿色能源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了实现绿色冬奥,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第一项任务是使用可再生能源为赛事提供电力。作为此次冬奥会的联合举办地,张家口市是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该市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连接张家口和北京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现已投入运营,可以将张家口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力以极小的损耗输送到所有三个冬奥赛区的各个场馆。这条新的先进输电线路采用了多项全球领先技术,是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

而2021年9月启动的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进一步确保了各奥运场馆可以直接采购绿色电力,满足场馆电力需求。这些措施使本届冬奥会成为历史上首届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赛事全部电力需求的奥运会。

绿色基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本届冬奥会采用了最新的建筑翻新改造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及设施。多年来,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一直被用于举办音乐会和日常体育赛事。现在,它们再次在冬奥会中发挥作用,其中的许多场馆都进行了相应的绿色改造。与此同时,此次冬奥会所有的新建场馆都获得了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此外,本届冬奥会还特别编制了新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空白。

生产冬奥会用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本届冬奥会在四个冰上运动场馆中首次应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也是目前全球最清洁的制冰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且比传统制冷方法节省30%的能源。

绿色出行

图片来源:中新社

冬奥会期间,出行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环境问题。本届冬奥会赛事的交通服务用车中,节能与清洁能源汽车占比高达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这些新能源汽车中,共有超过1000辆氢燃料汽车,并配备30多个加氢站,是氢燃料汽车在全球最大规模的集中示范运营。借助冬奥会这一契机,相关机构也展开了针对氢能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氢能技术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筹办本届冬奥会对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三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三地建设的可再生电力基础设施,将在赛后继续有效调整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为三地实现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张家口为例,低碳场馆和低碳交通设施将充分带动该市低碳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

作为一届举世瞩目的国际赛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经验表明,以战略性的全面规划和创新技术的应用为抓手,能够实现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在大型活动中成功落地。本次盛会还从另一个视角证明,我们可以借助项目和活动来推动区域的低碳发展,并通过这些试点的进一步规模化,助推国家的整体碳中和进程。可以预见,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越来越多的活动和地区全面落地,打造零碳世界的目标终将实现。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