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从2008奥运到2022冬奥:“北京蓝”留给世界的启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17 19: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当前全球环境气候形势不容乐观,气候治理动力不足,各国之间缺乏信任,令可持续发展目标难以实现。中国多年来在环保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宝贵的“绿色奥运遗产”。“北京蓝”的取得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经验,那就是全球气候环境治理需要各国加强信任与合作,并为之付出长久努力。

我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一栋写字楼的18层,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三面远山环绕,在澄澈的蓝天下格外醒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当我第一次造访这座城市时,它还笼罩在雾霾之下。而今,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气候危机愈演愈烈之际,在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和时事评论员们都忙着准备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净化北京天空的这20年间,我们都收获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最终,“北京蓝”成为了新常态。国际奥委会表示,为履行2000年申奥时许下的承诺,中国政府投入了210亿美元用于改善空气质量,6万台燃煤锅炉升级改造,4000多辆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称,中国能够获得国际认可并创造“能够长期传承下去的环境遗产”,靠的是具体行动,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说辞。过去十年里,任何一个呼吸过北京空气的人都可以证明,通往蓝天的道路从来不是笔直平坦的,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中国的坚持和投入。

图片来源:亚洲新闻图片网

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预示着中国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也让世界各国相信,一个更加包容、有韧性并且可持续的未来并非遥不可及。习近平主席已经庄严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仅激励了国内各行各业采取行动,也促使其他国家在排放问题上加大治理力度。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8.4%,实现了此前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即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现在“1 + N”政策体系(即顶层设计加上各项具体行动计划),正致力于将可操作的政策落实到位,与习主席最初的承诺相呼应。

2021年底,中美两国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签署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为进一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这一艰巨任务注入了动力。此外,两国还就《巴黎协定》下的气候融资和国家自主贡献问题达成了共识。正如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布伦德所说,中美两国未来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认识到我们命运与共,务必携手,我们才能继续前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前景并不乐观。普华永道2021年的净零经济指数显示,为了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减半、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全球碳强度必须以年均12.9%的速度降低,而当前的实际速度尚不及这一数字的五分之一。通过该报告与其他相关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只有对全球经济进行系统性深刻重组,才能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但各国之间信任的丧失使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世界经济论坛在28个国家进行的一项气候研究发现,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相信企业关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说辞,并且大多数受访者强烈认为目前的环境保护力度远远不够。

为了重建信任,世界经济论坛致力于支持所有利益相关方就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行动找到共同语言。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与该领域其他领先机构合作,共同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衡量标准,以填补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报告标准的空白。一份关于中国企业ESG形势的后续报告指出,一份可衡量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共识,对中国的利益相关者来说意义非凡,它既符合全球环保投资重点,又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国家环境治理目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投资原则表明,中国致力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科技,扩大低碳基础设施规模,助力其他国家应对气候问题。

除了气候问题之外,其他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问题,都位列中国的优先行动清单之中。世界经济论坛自2020年开始发布《新自然经济报告系列》,该报告利用数据资料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向自然向好型经济转型的途径。

回顾这两年,全球各国清楚地意识到,合作和信任是人类生存和繁荣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即将以视频形式召开的“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对各国领导人而言是一次重要机遇,有望让世界重新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善世界现状。

窗外万里无云的蓝天给人以永世晴朗的感觉,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蓝天的取得,靠的不是一日之功、一时之效、一人之力。为了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仍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必须肩负起责任,携手合作,重建信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