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县:一抹邮政绿 温暖一座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2-23 11:5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23 11: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杨,快进来歇歇,今天天儿这么冷,还来送报纸,真是辛苦了,快喝口热水暖暖身子!”12月22日,杞县人社局门卫室保安贾修州热情招呼着前来送报纸的邮政投递员杨永前。自从贾修州三年前在杞县人社局门卫室上岗以来,每日都是杨永前送来的邮政快递、报刊杂志,风雨无阻,从未缺席。

杨永前是河南杞县一名普普通通的邮政投递员,从2001年开始工作至今,已有20个年头。每天领报纸,排报纸,领邮件,分拣之后再去县城各个投递点投递,一天两班,全年无休。20年来工作认真负责,群众满意度100%,得到领导、同事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邮政绿照亮群众精神世界

“谢谢你啊小伙子!我一大把年纪了,腿脚不利索,一个人在家就喜欢看看报纸了解一下国家大事。昨天俺取报纸不小心弄坏了报箱,还怕今天收不到报纸,没想到你直接就给俺换了个新的,还不收俺钱,真是太感谢你了!”今年3月的某天夜晚,家住杞县城关镇的70岁退休职工常大爷,看着杨永前在自家门前新换的报箱,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

“那晚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换好报箱给老人说了声,老人赶忙穿好衣服,特地出来看看新报箱。每当想起老人见到新换好的报箱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就特满足,每天工作得再晚、再累也不觉得累了。”杨永前说。

老年人行动不便又不会用智能通讯设备,每天喜欢通过读报纸来了解时事,小小的报箱承载了老人所有的精神寄托,杨永前利用工作之余,自费工具为常大爷这样的老人免费更换老旧、破损的报箱,仅今年就为这些老人换了11个新报箱。杨永前利用送报工作之便,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为很多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帮助,用自己独特的“邮政绿”照亮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邮政绿照亮学子求学之路

今年7、8月份,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除了邮政公司之外的快递公司都已暂停运营。那段时间,也是杨永前最忙的一段时间,不仅要分拣投递邮政公司的日常包裹,还要为杞县青年学子送去承载着他们希望和未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疫情期间工作任务重,杨永前每天加班到深夜都是常态,但是每一份录取通知书,花再多的时间,他都无怨无悔。将录取通知书送达学生后,他不仅会仔细核对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还会专门花时间一张张地给他们拍照片,作为凭证。“录取通知书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一定得细心,不能送错了人耽误人家孩子上学。”杨永前说。

有的录取通知书上留的电话是空号,联系不到人,杨永前就拨打邮政EMS特快专递上考生报考地的招生办电话,询问更加详细的个人信息。之后再根据考生的个人信息,用学生的姓名在地址周边多方打听,问小区门卫、物业,在小区物业群里问有没有人认识考生的,再问周边的群众等。

今年杨永前负责的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拨打电话是空号的7封录取通知书,全部送达当事人;投递的两百余封录取通知书,每一封他都认真核对,无一差错。

20年来,杨永前的工资从刚开始的200元、300元到现在的2000元、3000元;他的运送工具从自行车、两轮电动车到现在的三轮电动车;去投递的单位、小区的门卫、保安也换了好多次。变化的是要投递的人、投递过程中发生的事儿,不变的是杨永前一如既往、服务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抹邮政绿,温暖了一座城。(叶中琳 刘启旸 魏祎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