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峰会”的国内国际政治悖论

来源:中美聚焦
2021-12-09 18: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9至10日,美国邀请110个国家和地区召开首次“民主峰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当前民主制度正受到考验,但他认为,威权国家更加有效的想法是根本错误的,而峰会将说明民主制的优势和强韧性在于能自我修正。

很明显,峰会矛头直指被排斥在外的中俄等国,将当前国际关系描述成民主与专制的对立。这也正是中俄驻美大使联名撰文批评“民主峰会”是冷战思维产物、促使世界分裂的原因。除了上述国际政治背景,拜登政府也有借召开“民主峰会”打破美国国内政治困境的意图。

然而问题在于,一个高度意识抽象化的“民主峰会”对解决实际问题意义有限,而且会导致美国国内政治进一步极化,以及国际政治进一步紧张。

首先,拜登政府试图通过“民主峰会”展示民主党与特朗普的共和党在价值观和执政理念上的不同,不过是为明年的中期选举争取选民。此次峰会是拜登的竞选承诺之一,当时他说了三点,即应对威权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反腐败、推进人权。这三个方面也成为此次峰会的三大议程。在选举中,拜登阵营曾重点批评特朗普不重视价值观、轻视同盟伙伴,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峰会也是实现竞选承诺和两党政治斗争的需要。

第二,试图用“民主峰会”鼓动美国民众产生他国正在削弱美国民主制的恐惧,会进一步刺激美国国内的民粹主义。事实上,美国民主制正受到外部侵害的言论在美国国内屡见不鲜,过去十几年来,经历了经济危机、对反恐战争的疲劳,加上此次疫情冲击,美国社会已经存在浓厚的民粹主义土壤。特朗普当选后,排外的政治气氛进一步浓厚,反移民、反自由贸易、反对所谓“外国政治势力渗透”的措施增加。

拜登政府尽管表面上改变了上述政策,实质上仍希望靠强化对美国民主制和价值观的担忧,来缓和国内的不满。国内民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国家国内的事情,美国民主的问题是内生退化危机,保卫美国民主只能依靠内生创新。美国在疫情中死亡人数已达78万,这并非中俄破坏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果。中国和俄罗斯破坏不了美国民主,当然也不可能拯救美国民主,美国民主的敌人在国内,而不是外部。

第三,以“民主峰会”为旗号,在国际上搞排他性政治(Exclusive politics),会进一步激化地缘政治紧张,导致国际关系民主化倒退。“民主峰会”排斥中俄等国家,本质上说是就用“民主”来重新包装地缘政治竞争。

在亚洲,拜登入主白宫后强调强化同盟网络,其战略部署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战略:一是指一个盟主,就是美国;二是指两个支点,就是北锚日本和南锚澳大利亚;三是指美英澳三国军事同盟;四是指美印日澳四边机制;五是指美英加澳新“五眼”情报联盟。

在欧洲,美国则是不断强调俄罗斯威胁,呼吁盟友强化北约的军事“硬威慑力”。“民主峰会”也可以看成是美国强化对中俄的“软威慑力”,然而要求各国选边站的做法,实际上与国际关系的民主潮流背道而驰。

第四,“民主峰会”的全球领导力效果不取决于宣传,而取决于有多少真正的跟随者。领导力可持续性的源泉是自愿的跟随者,而对于全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抽象的民主说教难以引发它们的兴趣。当前“疫苗鸿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非洲疫苗接种率仅为7%,美国曾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亿疫苗,但仅兑现了10%。相反,美国拥有超过自身需要2.5倍的疫苗,不少发达国家还出现因大量囤积疫苗导致过期销毁的现象。一方面大谈民主价值观,另一方面漠视全球民生,这种强烈反差怎么可能带来持续的吸引力呢?

无论是国内民主还是国际民主,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应该成为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斗争的漂亮包装。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疫苗峰会和之前在英国召开的格拉斯哥气候峰会才是真正的全球民主峰会。

* 本文作者:张云,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