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与新冠病毒共存为时善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0 09: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美国《时代》网站近日发表文章称,随着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增加,要求解除封锁,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呼声日益增多,然而,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染性更强,致使全程接种疫苗的人仍然传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居高不下,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条件并不成熟。

从一开始就有消息预测,这场新冠疫情最终会悄然结束,而非轰然倒下。与其说新冠病毒会消失,不如说它会慢慢融入到生活中,变得像许多其它常见传染病一样,也能通过疫苗和药物加以控制。

“新冠病毒可能成为一种活性病原体而四处传播。你可能会在晚间新闻上听到病毒在宿舍或电影院暴发的消息,但人们的正常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专员斯科特·戈特利布博士在2020年4月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如此预测道。似乎美国曾一度向这方面靠近。已有数百万人接种高效疫苗。美国疾控中心(CDC)放宽了民众佩戴口罩的要求。截至6月中旬,美国平均每天约有11500例新增确诊病例,而死亡人数和入院人数明显下降。企业、学校和办公室正准备复工复产,旅游业回暖,生活也似乎也正变得正常起来。

就在这时,高传染性的德尔塔毒株出现了,美国当前每天约有10万新增确诊病例。与前几轮疫情相比,此轮疫情中死亡病例或最终入院治疗患者数量相对少一些,不过,目前美国只有一半人口全程接种疫苗,仍有数百万人没有接种。目前的情况很不乐观,美国疾控中心再次建议一些地区接种疫苗的人在室内戴上口罩,许多学校和企业也推迟了刚刚敲定的复工计划。这难道就是和新冠病毒共存的生活吗?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目前已消灭的传染人类的病毒只有一种:天花。一种传染性病毒可能最终会变成地域性,也就是说,在特定地方与人类共存。地载性病毒会持续传播,也会带来疾病和死亡,但不会让社会停摆。

许多专家也是这样看待引发新冠疫情的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家、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桑德罗·加利亚博士认为,很难想象可能达到清零的情况。他表示,更现实的一种情况是对于新冠病毒建立起群体免疫,这样大多数患新冠的人不会感受到太多痛苦,而会像患重感冒一样。例如,流感每年在美国感染数百万人,但入院收治的人以及因此死亡的人数要少很多。

加利亚认为,有了新冠疫苗的情况下,美国不久就会达到上述目标。虽然在疫苗覆盖率低的州(如路易斯安那州)死亡率和住院率惊人,但全美的情况正在变好。8月6日,美国约有12.5万人确诊新冠,只有不到600死亡病例。2020年夏天同日,大约有6万新增确诊,1200多死亡病例。

没有一种疫苗是完美的。正如人们一直预期的那样,一些有免疫力的人正在经历“感染破壁”,可能会患上严重疾病(虽然可能性并不大)。美国疾控中心的分析还表明,接种疫苗的人在感染德尔塔毒株后还会传感给其他人。不过,这不是说疫苗没有作用,疫苗是用来预防重症和死亡的,而不是预防感染。如此来看,新冠疫苗效果非常。美国疾控中心最近的数据显示,在全程接种疫苗的美国人中,仅有0.01%遭受感染破壁并发展成重症。

尽管如此,有一个突出问题仍然存在:有近半数美国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医学院医学教育院长威尼特·奥若拉博士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她认为新冠病毒成为地域性病毒的设想为时过早,在向新冠病毒低头之前,还需要使用“用尽一切手段”。例如,美国食药局尚未批准为12岁以下的儿童接种疫苗,这使数百万儿童处于风险之中。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三种疫苗也只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而非美国食药局的批准。因为美国食药局批准的要求更高,审查过程更长。奥若拉认为,如果能够得到美国食药局批准,人们对于疫苗的信心会增加,能更方便学校和工作场所要求注射疫苗。

对于疫苗的疑虑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美国有30%的成年人仍未接种疫苗,其中许多却并不是“反疫苗者”。一些调查显示,美国大约15%的成年人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接种疫苗,而剩下的15%仍处于灰色地带。一些人仍然想观望接种疫苗的人的身体状况。一小部分人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们接种疫苗。奥若拉认为,这些人很难接种疫苗,因为他们既没有医保,又不能从工作或育儿中抽出时间。与这些人取得接触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个人关注,但她认为,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文化敏感性强的社区外联来实现。人们似乎开始接受疫苗接种,因为他们看到了德尔塔变种在身边带来的影响:目前平均每天有超过40万个美国人接种第一针疫苗,几乎是上个月日均数据的两倍。

但是,如果美国过早地将新冠病毒视作必然与人类共存的一部分,“就等同于放弃了我们的孩子,以及那些生活在艰难条件下的人。”奥若拉说道。此外,过早放松警惕可能会为比德尔塔更恐怖的新变种敞开大门。病毒传播的时间越长,变异的机会就越大——届时即便是现有的疫苗也可能提供不了强效保护了。

研究病毒进化的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凯瑟琳·薛对此解释道,流感病毒是不断变化的。正是这种变化使它能够逃避以前因为感染而积累的免疫力。因此,人需要每年注射流感疫苗。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它很可能变得更强大,更能突破人体的免疫系统。与其他病毒一样,人们每次接触它都可能会出现较轻的疾病,但病毒的差异越大,免疫防御所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

还有一个警惕新冠病毒的理由。奥若拉指出,只要病毒在进化,就必须相应做出防护。这意味着需要恢复预防措施,如在条件需要时在室内戴口罩,并尽快为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只要病毒继续在全球传播并变异,就会出现周期性的感染高峰。但如果新冠病毒表现像其他类似的病毒一样,那么感染高峰应该逐渐变得平缓。因为每次暴发时,越来越多的人群将通过疫苗接种或先前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负责模拟传染病的计算生物学家珍妮·拉文认为,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成为一种主要影响幼儿的疾病,因为其他人在幼儿时期都曾接触过这种病毒。

拉文指出,如果50年后每个人在0到5岁之间第一次感染新冠,这实际上带来的负担会比流感更低。至少到目前为止,儿童因感染新冠而病危的可能性比成人要小。

当然,未来的变异可能比最初的毒株对孩子的打击更大,某种程度上讲就像德尔塔现在这样。老年人和免疫缺陷人群很可能仍是易感人群,因此,卫生官员得办法保证他们的安全。即使是轻微的新冠病例,也可能会继续有人出现长期症状。这种问题非常严峻,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更好的治疗。

不能忽视这些例外情况,但是,要实现全民与新冠共存,那么大幅度降低感染病例的死亡或住院率,将是最理想的情况。薛表示,没有什么标志说明防疫任务完成,也不会有一个确切的点表明新冠病毒成为地域流行病。回归正常生活的过程将是非常缓慢而渐进的。

人类此前也这么做过。如今经常传播的病毒,在过去曾造成大流感。关键不是要尽量减少疫情期间发生的痛苦,而是要认识到世界最终胜利——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如此。

(翻译:赵金正 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