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山县荷花盛开乡村美 绘就振兴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22 17:0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22 17: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莲房新摘袖中携,剖寄青青子数枚。”正值莲子采摘季节,河南省罗山县朱堂乡万河村的荷花种植园内的莲子成熟,村民们抢抓时节进行采摘,尽管最佳赏荷时间已过,仍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荷花基地,体验莲子采摘、感受农耕文化、品尝荷莲深加工产品。

自2019年以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荷莲产业,以加大荷莲种植面积、延伸荷莲产业链条、提升荷莲产品价值、打造荷莲旅游经济为发展策略,构建万河“千亩荷塘”基地。按照“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抓好技术指导等服务保障措施,建立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共作,两年的时间里,荷莲种植面积由原先的870亩增加至如今1020亩,莲子亩产200斤,鱼虾亩产100斤,每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余元,带动68户农民参与就业,每户增收5000元/年。为方便接待游客,该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修建赏荷观光道路2.5公里,总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的停车场2处,建设观光指示路标6个,沿河溢流水坝4座,标准垂钓塘1个,日均游客吸引量达200余人。

水上荷花、水下养鱼,万河村的荷莲种植基地利用丰富水资源发展“荷鱼共生”养殖模式,荷叶可以为鱼儿遮阳保持适宜水温,减少鱼儿发病率;鱼粪可为荷花生长提供营养,促进荷花荷叶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荷塘效益,“由于我们的荷花鱼以食用花瓣、水草、浮游生物等为生,肉质鲜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万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殷涛说。

近年来,罗山县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在“一村一策、以点带面、面上开花”的农旅融合新思路下,依托“半小时经济圈”和信罗同城化建设,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花为媒找准“四季有花看、四季有花香”市场定位,通过筑巢引凤,吸引一批返乡创业人才在朱堂打造系列赏花胜地。目前全乡油菜花田、月季花海、千亩荷塘均形成规模化种植,使得美丽乡村既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也成为城市居民观光打卡乐园,让田园变游园、使风景变“钱景”,将游客的旅游品质和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双重提升。

(图片由丁环环、马凯钰、霍璨、何大鹏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