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尉氏县蔡庄镇因地制宜 多点发力推动产业振兴见实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30 10:5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8-30 10: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发展。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蔡庄镇将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乡村振兴实施了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

借产业革命之势,蔡庄镇依托工业强镇、农业大镇的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力求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双赢。

  • 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资源。部分村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利用有效的土地,组织带领村民在复耕地栽植小麦、辣椒,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以“基地+农户”的模式壮大发展,通过村集体引导、大户和合作社运作及带动,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宋庄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隗村周炳丽家庭农场。该基地位于蔡庄镇隗村,种植规模160亩,其中种植小麦90亩、辣椒70亩,为贫困群众、农村闲置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稳定就业6人,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小麦和辣椒的规模化发展。

二、示范引领,打造特色品牌。蔡庄镇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注重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拓宽增收渠道。如鹿村玉雕。鹿村加工玉雕已有将近50年的历史。村里现有三分之一的农户、1000余人从事玉雕加工业,同时还吸纳周边村近千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月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下一步鹿村玉雕加工将依靠乡镇党组织,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方式,并充分发挥村党员干部的作用,利用有效资源,全力打造鹿村玉雕产业品牌,让鹿村玉雕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一方面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培养新型人才,完善玉雕人才库。另一方面,真心付出、用心服务,为各类人才营造宜业宜居、安心舒心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让鹿村玉雕产业成为村民名副其实的“金饭碗”。

创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近年来,蔡庄镇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并在资金、政策、技术上给予支持,通过“爱心企业+贫困户”的模式,逐步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乡村振兴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在不断优化完善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纷纷加入扶贫助贫队伍,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涌现出一大批安排贫困户就业爱心单位。如尉氏县丰鑫纺织有限公司位于蔡庄镇高庙寨村,该村利用纺纱加工的优势资源,建起了一个棉业加工厂。通过棉花加工和运输,聚沙成塔,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吸纳贫困群众稳定就业10多人,实现企业和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当前蔡庄镇正持续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按照“镇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思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促使村集体经济明显改善,村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各村赋予了绿色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每个贫困户实现了多个产业叠加覆盖,基本形成了支撑脱贫的产业体系,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下一步,开封市尉氏县蔡庄镇将持续提升政治站位,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图片由李赟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