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在国际上摆脱孤立,改善外部环境的重要契机。过去50年里,与联合国的合作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亮点,说明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仍是中国未来的重大课题,联合国是传播中国理念、分享中国经验的最佳平台之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冷战。1949年11月15日,周恩来总理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大主席,第一次正式提出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行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由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对华采取敌视和对抗政策。新中国为争取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进行了22年的外交努力和政治斗争,直到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在国际上摆脱孤立,改善外部环境的重要契机。随着与西方国家改善和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大大减轻。中国还陆续加入联合国系统内的各个机构,开始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并开展各种合作,真正开启了多边外交。不仅如此,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为中国发挥大国作用、履行大国责任、开展大国外交提供了机遇和舞台。
联合国是二战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基础。但是,如果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东方大国不能成为其会员国,联合国如何谈得上具有真正的普遍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代表团”继续占据中国的席位并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能真正代表全中国、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真正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东西方对抗、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格局下,中国积极支持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成为“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重要代言人”。特别是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联大会议上阐述了“三个世界”理论,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为联合国带来了正气和正义,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的政治生态。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实施“发展十年”战略,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南北对话、加大对欠发达国家的援助、支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人选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等。从此,发展成为联合国的重要使命和工作支柱之一。联合国也从东西方对抗的舞台转变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主要推动者。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返联合国是新中国对外开放的萌芽,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外部条件。1972年,即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第二年,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实现突破,与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解冻。中国在联合国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成为广大亚非拉国家可靠的朋友。这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4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力量、地位和影响已今非昔比。但中国的未来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特别是积极参与基于规则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其次,与联合国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亮点。
重返联合国后,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联合国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同样,中国对联合国的和平、发展和人权事业给予了政治上、道义上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中国已成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以及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最坚定的支持者。
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中国可以为联合国可持续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关键性贡献和支持;另一方面,联合国可以为中国开展大国外交、发挥大国作用提供有效的平台和空间。不仅如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还将为不确定的世界带来一些确定性。
最后,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与周边国家、其他大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仍然是中国在未来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我们传播中国理念、分享中国经验的最佳途径之一。
中国同时作为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方亚洲国家,其快速发展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和世界都要找到同彼此相处的最佳和最有效方式。一方面,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制度、道路和模式;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同时,继续以开放和学习的心态对待国际社会公认的规则和价值。
50年过去了,中国与联合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重塑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可持续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中国与联合国都是建设性和稳定性的力量。未来,中国将不断深化与联合国的合作,做联合国事业和多边主义坚定的支持者、维护者、参与者。
*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Certainty, amid uncertainties"
责编 | 刘夏
编辑 |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