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击下,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得一团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25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8月25日电 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8月26日,全球各国央行官员将齐聚美国杰克逊霍尔小镇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年会。一年前,第一波新冠疫情爆发时,他们共同阻止了一场金融危机。如今通胀飙升让美联储的预测成为笑柄;一个议会委员会认为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对购买债券“有瘾”,每个人都盼着欧洲央行在未来几年能下调对在7月设定的2%对称性通胀目标。

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不仅会推高价格和抑制全球经济增长,还会加剧货币政策无力感的不安情绪。新冠疫情致使港口码头(如8月11日中国宁波舟山港口)关闭,澳洲、新西兰重新封锁,货币政策对此无能为力。8月上半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暴跌,但不是缺少货币政策刺激的原因。

然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何时以及如何扭转过去一年半里的量化宽松政策(QE),即用新发行的货币购买长期债券。据目前预测,发达国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28万亿美元,其中约五分之二来自疫情期间的量化宽松政策。有评论认为,各国央行都面临着“量化宽松棘轮效应”,因为持有债券的走向基本一致: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激增,在疫情爆发前也从未大幅下降。甚至许多正在努力应对通货膨胀问题的新兴市场也涉足量化宽松,需要尽快决定究竟如何应对。

《经济学人》报道截图

各国央行内部对于货币宽松政策的争论主要是出于对刺激需求的短期考虑。然而,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当金融市场像现在这样平静时,积累或持有债券对经济大有帮助。问题在于,投资者一直受到鼓励,要将货币宽松政策的决定看作央行何时加息的信号,而这种政策的影响更为隐性,所产生的利率预期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敏感度则很难撤销这项政策。美联储担心引发另一场“缩减恐慌”——2013年,美联储可能缩减购债规模的建议使得市场为之一震。欧元区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货币宽松的副作用是分摊成员国债务。

各国央行应明确量化宽松的目的和预期效果。购买债券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稳定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不过,越来越清楚的是,当利率降至零的情况下,应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拯救实体经济。今天的经济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在欧洲央行设定了不可思议的高通胀目标的同时,美国消费价格飙升,一个原因是美国实行了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无底线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GDP增长。明确各项政策的目的、降低债券购买与利率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央行放手货币宽松政策。

这一观点会受到欢迎,理由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量化宽松的长期弊端。《经济学人》很早以前就警告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膨胀不利于公共财政的稳定性。购买长期债券是通过建立中央银行储备,即带有浮动利率的数字现金来支付的(商业银行持有这些储备并获得利息)。如果政策制定者需要提高利率来缓解通货膨胀,新的储备将会让成本变得更高。由于央行归国家所有,产生的任何后果最终都会由纳税人承担,而此前英国明确表示为量化宽松政策背书。

快速退出量化宽松可以消解这个危险。首要任务应该是认识到该工具的局限性与引发的后果。目前,各国央行既不希望降低火力,也不认为自己需要考虑该政策对财政构成的威胁。相反,各国政府对财政应看法一致,这就涉及到重新划分国家机构的职能以及让政府来负责权衡政策的风险与效果。同时,央行应对政府赤字规模提出建议,以便在经济衰退时稳定经济。目前,量化宽松的正当性已站不住脚,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很混乱。现在要做的是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明确分工。

(编译:高瑾 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