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疫苗技术可快速应对新疫情暴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16 11: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虽然德尔塔变种病株持续在世界各地肆虐,遗憾的是,新冠疫苗仍然奇缺。更糟的是,发达国家仍在囤积疫苗,而其他国家疫苗空空如也。这种情况的出现,要归咎于政治。所幸的是,现在有疫苗了,这是科学的胜利。

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于2020年1月11日公布,此前一个月,中国武汉首次报告了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1月15日,莫德纳(Moderna)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合作,完成了疫苗原型的分子设计。62天后的3月16日开始人体试验。今年91岁的英国人玛吉·基南(Maggie Keenan)于12月8日接种了辉瑞的第一支临床疫苗。相比之下,美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从试验到上市许花了20年时间。

然而,科学家可以做得更好。根据《经济学人》的超额死亡统计模型,到2021年初,新冠疫情夺走了400万至800万人的生命。如果大规模疫苗接种能再早一点开始,再快一点扩大规模,能拯救成千上万的人生命。疫情再次暴发的话,就能努力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且,最新的研究表明,这是完全可实现的。

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数十年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之上的。Katalin花了30年时间研究mRNA协助对抗疾病原理。Katalin Karikó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的先驱,而mRNA是辉瑞(Pfizer)和莫德纳两款疫苗的技术支撑。她的研究往往过于激进,无法得到政府拨款或机构的支持,但这是整体研究的一部分,而整个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应对传染病的能力,新型传染病也不在话下。

我们本期文章里所解释的那样,一套新的生化和计算工具面世,用于预测病毒进化。其中一种是“深度突变扫描”的方法,原理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病原体关键蛋白质的随机变化。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方式,预测哪些突变组合将加速传播,并成为主要的病毒传播方式——如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种毒株。

有了这样的预测,疫苗产商就可以在病原体变异和传播之前准备好疫苗库存和治疗手段。将来,人们甚至可以提前接种疫苗。这种程度的准备工作以及可能迅速部署的剂量,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这种“越快越好”的逻辑也适用于疫情应对机制的其他领域。一旦有病原体在全球初步蔓延的迹象出现,就进行检测病毒、追踪接触者。此次新冠疫情表明,大型集中检测设施虽然能够迅速建立并从零开始运行,它们的周转时间仍比更小、更本地化、可以现场处理样品的设施要慢。

依靠快速、专门建造的基因检测正开始在世界各地的机场部署,而这种基因检测设施可为下次疫情做好准备。柏林新勃兰登堡机场的新冠核酸检测中心不到一小时就能获得样本,等到下一种病原体出现时,同样的技术应该会广泛使用。

疫情监管机构也要发挥作用。卫生主管部门已在努力解决疫苗新的模块化生产系统,简化审批流程,以便更新疫苗试剂,提供针对冠状病毒变体的保护。新的疫苗“平台”可以在做轻微改造后,生产不同的疫苗。政府应该开始考虑如何确保平台生产的疫苗的安全性,以针对全新的病原体,而不必每次都从头开始审批程序。

下一次疫情不知道何时会来。新的病原体一直在复杂、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出现,往往检查不到,不受控制。新的疾病可能马上就要暴发,比如,一种畸形细菌从滥用抗生素的农场逃逸,或者一种变异病毒从实验室或森林中被一种蝙蝠传播给一个可以感染人类的新宿主。你无法阻止所有的传染病,但可以做好充足的准备。

(编译:吴凯 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