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中国海外投资正变得更“绿”

来源:观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1-08-10 19: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近期联合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为中国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持续增加,通过采取积极行动“绿化”海外投资项目对接《巴黎协定》相关要求。

7月16日,中国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旨在鼓励中国企业将绿色发展融入海外投资与合作的全过程。这为加快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助力。

《工作指引》提出,中国企业要在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遵循绿色国际规则和标准,鼓励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开展对外投资项目环境评估和尽职调查,特别是当东道国环保标准过低时,鼓励企业采用国际组织或多边机构通行标准或中国标准开展投资合作活动。这些都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明确举措。该指导方针将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三个环境方面纳入其中,让中国的海外投资活动与《巴黎协定》的要求相一致。

图片来源:东方IC

《工作指引》支持中国企业在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对外投资。这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气候变化的风险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明显。气候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干旱、热浪和洪水等极端天气的发生几率。所有国家都应该停止建设新的高碳基础设施,并迅速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工作指引》还涉及贸易领域,要求企业加快与全球绿色产业链对接融合,实施绿色采购,优先购买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当前我们的地球仍在遭受严重的森林砍伐,这一要求如果贯彻落实到位,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工作指引》的出台,正值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世界各国希望尽快实现疫后复苏之际。这些指导方针反映出中国愿意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而言,这些指导方针有助于推动其环保努力,设定更高目标,采取更严措施。

图片来源:中新社

事实上,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在积极致力于绿色发展。

今年6月,“一带一路”国际绿色发展联盟、欧洲环保协会、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与环境管理专题研讨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代表参会。这些机构正在制定一系列关键政策,如基于环境风险的项目分类、环境标准要求、影响评估体系、第三方评估机制、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申诉机制、化石燃料替代政策等——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对气候金融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机构在发展绿色贷款和债券方面也取得了快速进展。

我们已经可以从当前的投资趋势中看到这种转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对这些国家煤炭行业的投资;实际上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煤炭融资为零。例如,中国工商银行于2021年6月退出对津巴布韦大型燃煤电厂的融资。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已经开始支持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具有环境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例如新增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只相当于新增煤炭发电的五分之一。

我们预计这一良好势头将继续下去,中国将越来越积极地参与海外绿色投资。新出台的《工作指引》提出,“推动企业按照境外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要求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工作”,但目前这些相关要求还不存在,这就意味着,它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制定出来。此外,今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我们预计中国可能会宣布进一步措施,使“一带一路”倡议对气候更加友好。

中国在气候行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领导作用,将是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着。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Resolve to green the Belt and Road"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