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淮滨芡实”喜迎丰收季,淮滨县的街头巷尾也借着芡实市场的“光”热闹了很多。
种植户喜提芡实丰收
“我这一打开直播,就有网友弹幕提问‘芡实现在还有货没’、‘我购买的芡实发货了吗’......开播4小时,芡实订单源源不断。”淮滨县中汇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播朱熹兴奋的介绍到,每天直播带来的成交量在4万斤左右,目前已经销售超50万斤。“销量暴增,供货商们倍感压力,加班加点备货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北芡实、南芡实对比图。左图为北芡实,外形似“鸡头”,右图为南芡实,表皮较光滑。
芡实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多生于池沼、湖塘等浅水之中。淮滨县期思镇种植居多,当地人们又称芡实为“鸡头米”。这里的人们,一把镰刀、一个钩子、一把剪刀、一个擀杖,有几件这样简单的工具,就可开镰采收塘里的芡实了。
芡实叶片宽大,可供白鹭停留
8月4日下午,记者在期思镇的五一村500亩芡实连片种植基地看到,这边,一群白鹭在层层叠叠的芡实叶子上“打闹嬉戏”,好不欢快;那边数十名采摘工人们正开心地采摘、冲洗、装运芡实,田间地头忙个不停。
村民正在采收芡实
“我这每天雇佣30余人帮忙采摘,人均工资80元/天。今年种了500亩芡实,等全部丰收后预计可产芡实17万斤,目前市场价是30元/斤,刨除人工等费用,可实现收入170多万元。”淮滨县众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绪彬告诉记者,现在芡实订单供不应求,却找不到工人。受益于“万人助万企”活动中,当地镇党委书记郑海中走访时得知此消息,立即在期思镇工作群发布众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招工信息,当天就有人来俺基地采摘芡实,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淮滨县沟塘、湖泊面积大,内涝灾害严重。低洼田块盈利入不敷出,农民不愿意种。我们发现辖区祁湖种的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芡实,不但‘淹不死’,且市场紧俏,于是在镇上几代人的努力下,芡实成了非常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期思镇党委书记郑海中告诉记者。
村民正在采收芡实
2019年,按照淮滨县委、县政府统一布局,芡实产业被确定为全县26个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期思镇党委牵头成立了淮滨县芡实种植“党建联盟+产业联盟”,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走“互联网+农产品+物流”同步运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推动全县芡实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链接农户3600余户,形成了芡实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吸纳了5万多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该产业,产品销往豫、皖、江、浙、沪等地。
种植户正在运送打包好的芡实
随着“电商特色农产品”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带动了淮滨县多层次村民群体就业,开启增收新模式,催生了特色新农人、物流快递员、直播带货达人等职业。周边多名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更推动了“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地落实。
主播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带网友“云体验”芡实采收乐趣
(图片由符浩、邱彦文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