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23日湘西讯 湖南湘西,地处湘黔交界的武陵山深处,丛山峻岭绵延无尽,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宜茶叶的生长。以吉首市隘口村为主产区的湘西黄金茶基地,处于古木葱茏、幽静神秘的峡谷中,四季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年均气温一直保持在17.7℃左右。独特的山川地貌与气候土壤孕育出湘西黄金茶,当地村民也因此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隘口村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共735户311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66户652人。近年来,隘口村因地制宜,以黄金茶产业为支柱,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文传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隘口网红打卡点:湘西黄金茶鼓
2009年至今,隘口村种植茶园面积由130亩发展为17000多亩,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000元提升至20000余元。
“预计今年年底我们的茶叶种植面值将达到20000亩,此外,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茶旅融合产业。”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天顺告诉记者。
“原来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我们这里很落后;现在,信息和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尤其是矮寨大桥开通以后,缩短了我们大山和世界的距离。所以,我现在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我觉得农村大有作为,一定可以干出一番事业,一定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向天顺介绍。
向天顺十分自豪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们那一代的人真可以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饭都吃不饱,我春夏秋冬就只有一双军用跑鞋,我的父母那时候挣不到钱,也不知道怎么挣钱,现在我有文化有知识了,也不能我一个人富裕,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向天顺回到隘口村疫后,成立了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从09年12年,合作社发展了3000多亩茶园。“当时村里的有钱人不相信我,我就发动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来入股,这些贫困的人通过三年时间就变成了村里最富裕的人。所以后来,全村有本事的年轻人好多都回来了。”他说。
“今年上半年,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个人销售额就到了250多万元,纯利润40余万元。”大学毕业的向华祥就是回到家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现在担任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销售负责人。
梅花山茶园
现在隘口村和他一样回乡就业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在茶叶的包装、销售与互联网的运用上具有一定优势。此外,他还招收了不少附近村子的应届毕业生加入自己的电商公司。
向华祥介绍,“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采用了京东众筹预售的销售模式,把我们的产品顺利卖出去了,先付款订货再生产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我们生产的风险。我们下一步将不断增强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在全国各地招募代理商,从以前的批发转变为品牌加盟,走品牌化、电商化的新型产业模式。”
与此同时,隘口村依托当地黄金茶产业和民族特色风情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建设茶旅融合特色小镇,目前已实施10余个茶旅融合基础设施项目。毗邻隘口村建设的榔木茶博园占地1000余亩,包含茶基地产业生产加工、茶旅民宿、茶博物馆……成为湘西黄金茶全产业链面向外界的一个“小而全、小而美、小而精”的展示平台。
茶谷飞瀑
如今,隘口村被评为中国首批十条茶旅融合精品路线之一,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向天顺介绍,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三产融合新途径,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把记住乡愁、留住游客、刺激消费作突破口,着力建设“隘口茶旅小镇”。(舒擎 图文报道)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