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寨不矮 时代标高】茶旅融合打造“黄金”产业链

【矮寨不矮 时代标高】茶旅融合打造“黄金”产业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23 16: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23日湘西讯 湖南湘西,地处湘黔交界的武陵山深处,丛山峻岭绵延无尽,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宜茶叶的生长。以吉首市隘口村为主产区的湘西黄金茶基地,处于古木葱茏、幽静神秘的峡谷中,四季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年均气温一直保持在17.7℃左右。独特的山川地貌与气候土壤孕育出湘西黄金茶,当地村民也因此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隘口村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共735户311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66户652人。近年来,隘口村因地制宜,以黄金茶产业为支柱,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文传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隘口网红打卡点:湘西黄金茶鼓

2009年至今,隘口村种植茶园面积由130亩发展为17000多亩,人均年收入从不到2000元提升至20000余元。

“预计今年年底我们的茶叶种植面值将达到20000亩,此外,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茶旅融合产业。”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天顺告诉记者。

“原来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我们这里很落后;现在,信息和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尤其是矮寨大桥开通以后,缩短了我们大山和世界的距离。所以,我现在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我觉得农村大有作为,一定可以干出一番事业,一定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向天顺介绍。

向天顺十分自豪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们那一代的人真可以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饭都吃不饱,我春夏秋冬就只有一双军用跑鞋,我的父母那时候挣不到钱,也不知道怎么挣钱,现在我有文化有知识了,也不能我一个人富裕,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向天顺回到隘口村疫后,成立了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从09年12年,合作社发展了3000多亩茶园。“当时村里的有钱人不相信我,我就发动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来入股,这些贫困的人通过三年时间就变成了村里最富裕的人。所以后来,全村有本事的年轻人好多都回来了。”他说。

“今年上半年,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个人销售额就到了250多万元,纯利润40余万元。”大学毕业的向华祥就是回到家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现在担任吉首市隘口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销售负责人。

梅花山茶园

现在隘口村和他一样回乡就业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在茶叶的包装、销售与互联网的运用上具有一定优势。此外,他还招收了不少附近村子的应届毕业生加入自己的电商公司。

向华祥介绍,“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采用了京东众筹预售的销售模式,把我们的产品顺利卖出去了,先付款订货再生产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我们生产的风险。我们下一步将不断增强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在全国各地招募代理商,从以前的批发转变为品牌加盟,走品牌化、电商化的新型产业模式。”

与此同时,隘口村依托当地黄金茶产业和民族特色风情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建设茶旅融合特色小镇,目前已实施10余个茶旅融合基础设施项目。毗邻隘口村建设的榔木茶博园占地1000余亩,包含茶基地产业生产加工、茶旅民宿、茶博物馆……成为湘西黄金茶全产业链面向外界的一个“小而全、小而美、小而精”的展示平台。

茶谷飞瀑

如今,隘口村被评为中国首批十条茶旅融合精品路线之一,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向天顺介绍,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三产融合新途径,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把记住乡愁、留住游客、刺激消费作突破口,着力建设“隘口茶旅小镇”。(舒擎 图文报道)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