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这个“C位”的节气,你了解多少?

来源:新华网
2021-03-19 11: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南京3月19日电(记者 王珏玢)《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0日17时37分迎来“春分”节气。来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历算和科普专家介绍,春分标志昼夜平分,是整个春季中的“C位”节气。此后,北半球昼长夜短,春和景明。来听专家说说这个“大日子”有哪些知识点需要get。

什么是春分?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绍,天文学上的春分,是指太阳沿黄道自南向北移动经过赤道的一刻。此时,太阳位于地心视黄经零度,直射赤道,南北两半球获得等量的光和热。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的说法。

春分啥时候来?从日期上看,春分一般在公历3月20日或21日到来,极偶尔出现在19日或22日。以春分为首的“二分二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具有明显天文观测特征的四个最重要节气,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的节气。

春分的“分”啥意思?这里的分是“平分”之意,但所谓“昼夜平分”只是理论说法。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实际白天会稍长于黑夜。这是因为阳光在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当太阳还稍稍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已经能看见它缓缓升起了。以北京地区为例,春分这天“白天”准确时长为12时8分,“黑夜”长11时52分。不过从日常观感来讲,这点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为啥说春分是“C位”节气?在世界各地的多种历法中,春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古巴比伦历法和伊朗、阿富汗等国至今通行的波斯历,都以春分为岁首。在英语中,表示春分的词汇“vernal equinox”源自拉丁语,其意义也是“春天”和“昼夜均分”的组合。

数千年前,上古先民们就已经在地球的东西两边,透过中国的陶寺遗址古观象台和不列颠岛上的巨石阵观察春分天象。直到现在,以“二分二至”为代表的二十四节气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参考,而在世界各地,仍旧保留着春分竖蛋的习俗。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