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汪永艳出生在位于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受传统观念和现实环境影响,当地大部分家庭只供家里的男孩上学。汪永艳是当地贫困女孩受教育的一个分水岭。
今年9月,20岁的汪永艳考上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声乐专业,成了她们村第一个女大学生。她也是为数不多的学习声乐的农村学生之一。
学习声乐是汪永艳的梦想,艺术类专业学费高,就业前景也不明朗,加上还有两个在上学的弟弟,这个选择对她来说并不容易。
汪永艳梦想的实现得益于“山凤凰”关爱基金项目,她说:“我考上大学,‘山凤凰’奖励了我八千元。我的学费加住宿费是一年一万二,八千块钱对我来说就是很大的帮助,这样我就可以选择我喜欢的专业。”
该项目去年年初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为黎平县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女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补贴,致力于保障贫困女孩接受教育的权利,消除在边远少数民族村寨普遍存在的男女受教育不平衡现象。
该县教科局副局长马林表示:“去年项目刚刚启动,我们奖励了10个村子的29个女生。今年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150多个。”
马林说:“奖学助学的项目,其他地方可能都有,但是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送奖学金,不是静悄悄的打到银行卡里,而要穿上盛装,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挨家挨户到这几个女孩子家里去。要让大家都看得到,让他们感觉到,女娃考上高中和大学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
“现在随着社会进步,可能很多父母辈的已经在慢慢支持女孩读书了,但是她们还是能经常听到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左邻右舍们说,你怎么这么大了还在读书。女孩子们往往是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才能坚持读完高中。所以营造这样一个好的氛围,大家都会重视了。” 他补充道。
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截至6月14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由2019年年初的60万人减少至6781人,下降了近99%,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人数由20万人降至97人;52个未摘帽贫困县辍学学生人数由8.2万人减少至433人,下降了99.5%。
尽管贫困学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继续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但许多父母仍然缺乏投资女孩教育的动力。相反,很多女孩早早被要求工作,去帮助她们的兄弟上学。
汪永艳说:“在我们家那边很多家庭,父母对女孩读书不是很重视,女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上学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觉得读书挺辛苦,也就不去读。”
汪永艳说自己是幸运的,家里人知道没文化出去打工很困难,一直支持她念书,但有时候从他们的话里还是能理解到以后弟弟们肯定也得靠她帮助,“我大的弟弟在县城读职中,小的弟弟还在读二年级。”汪永艳说。
在早些年,性别歧视在教育中体现得更为严重。
贵州大学大四学生滚冬梦表示,十年前,在她所在的黎平县肇兴镇皮林村,女孩子初中毕业直接打工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21岁的滚冬梦有一个上高中的妹妹和一个上初中的弟弟,她和她的妹妹都是山凤凰项目的受益者。
滚冬梦说,村里人发现,当女孩有机会继续读书时,她们会更认真,因此越来越支持女孩接受教育,现在村里“知识就是力量”的横幅也随处可见。这也激励了年轻一代的女孩们,“我认识的小辈的女孩子都在坚持自己的学业。”她说。
这个小村庄的改变是中国人赋予女性权力的态度发生转变的一个缩影。推行了数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了只生一个女孩,并对她们的未来投入更多。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平等 发展 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中显示,尽管中国有3000多万男性公民,但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达52.5%,比1978年提高28.4个百分点,比1949年提高32.7个百分点;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达48.4%,比198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
去年12月,有网友对“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发出质疑,认为春蕾计划是资助贫困女童的专项基金,却把部分钱给了男生。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表声明称,有部分极度贫困地区学校老师反馈,当地贫困家庭男生也亟需帮助,希望该项目施以援手。
据了解,“春蕾计划”项目成立于1989年,当时社会性别意识落后,贫困女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突出,让本就处在劣势的女童有学可上,这也是“春蕾计划”成立的初衷。
对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表的声明,网民们没有被说服,有网友表示,钱捐出去,是为了给妹妹买新书包新衣服的,不是给19岁的“男童”买单反圆摄影梦的。(记者 李磊 杨军 编译 车维维)
(原文见11月24日中国日报国内版、香港版5版,国际版、亚洲版4版,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011/24/WS5fbc63f5a31024ad0ba960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