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花树伫立在杨树林中,并未不同,冬日里同样的光秃和静默。”——题记
小区后面是一片杨树林,几乎每一棵超过六层居民楼之高,被居民区的生活烟火滋养着。伴随最后一片树叶凋落,冬天笼罩住了这片树林。当第一簇杨絮被风吹去远行,春天拥抱了整片树林。后面的居民区亦是,冬去春来,一年四季。但今年的冬天有些不同。
一场与病毒的恶战,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上演,全国人民真正在家里过了回年。这是特殊的开年,这场特殊影响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年,是居家过的;心,是悬挂着的。大年三十那夜,小区里没有传来孩童的欢笑打闹声,连同后面的杨树林一同静默。
“还没关门呢”“再开最后一天,卖完就收拾过年。”隔壁楼开馅饼店的阿姨笑盈盈的说。阿姨的店开了近十年,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每年都是年末最后关门,最早开门。大年二十九那天,阿姨原本以为的最后一天,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未能如愿。烤馅饼铁炉被阿姨蒙上了几层白塑料布,和杨树林一起在冬天沉默了起来。
很喜欢从家的窗户去眺望那片杨树林,它们肯定比我早扎根在这里,见证着楼起人来,像是历史的倾诉者。
今年冬天好像格外寒冷,在屋里很少见到暖阳天气,从学校打包回来的被子打算洗,结果却因为天气一再搁置。好不容易出门,目的地也是小区门口的超市进行采购在仓库中过冬的蔬菜。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疫情的信息时刻牵动着心。
不知哪天起,窗外的杨树林发芽了,原本光秃秃的树枝出现了粒粒绿色,这一粒粒绿色好像树枝的发夹,大概是今年春天赠送的礼物。但有一棵树却冒出了小小的绿芽,它夹杂在高大的杨树林中,显得有些弱小。“它是什么树呢,怎么没有跟随大部队?”我不禁心想。天气也慢慢回暖了,抗击疫情战场不断传来好消息,美好伴随春天如约而至。
小区里出家门晒暖的人越来愈多,爱闹的小孩子戴着口罩也开始在小区里撒欢。阳光出来,连带着好心情,伴随着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馅饼店的阿姨扯掉了铁炉上蒙了一冬天的白塑料布,在楼下开始刷洗她的“好伙计”,阳光下的铁板发着亮,竹篮与阳光相映。“打算什么时候开门?”“明天复工检查完盖上章就可以啦。”阿姨的开心从言语中都能溢出来。往年初六就开业的馅饼店,今年在正月二十三终于开门。楼下晒暖的邻居相约错开时间去尝今年的第一口馅饼,大家有说有笑,虽戴着口罩,但开心的笑脸口罩藏也藏不住,有些恢复了以往的场景。在家“闷”了一冬天的人们,伴随着解封,心也稍稍放了下来。
春天来了,杨树林冒出一片片新叶,随风从鹅黄变成嫩绿,一串串“绿葡萄”藏在嫩叶间。那棵早冒叶树居然长出了花骨朵,“哦,原来它是棵花树啊!”我恍然大悟,心里期待起了它开花的那天。
林中的花树天天默默为花开积攒能量,林外阿姨的馅饼店随着生活的慢慢恢复,走上了正轨。阿姨又开始了每天早起骑电车去买菜,傍晚推着铁炉回来的生活。这种阿姨曾经抱怨过的生活,却因疫情,让阿姨开始珍惜起来。
终于,杨树林中的那棵花树开花了,粉嫩色的花朵被绿色映衬的格外娇艳。同时,小区超市开始陆续上新菜,新出土的土豆还没完全褪去绿衣,胡萝卜还没舍得摘绿头套,大蒜也穿着紫色的新衣裳。充满阳光的日子多了起来,杨絮开始因风起……国内抗击疫情已迈过攻坚阶段,迎来胜利曙光。
如今的人们相约在花开的季节,完成了新年许下的期愿:花开再会。
(岳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