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当扶贫遇上战疫 ——发生在2020年春天里的故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驻村扶贫的我,理所当然地成为基层战疫大军中的一员。其间,经历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忘怀。

【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当扶贫遇上战疫 ——发生在2020年春天里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14: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14: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驻村扶贫的我,理所当然地成为基层战疫大军中的一员。其间,经历的点点滴滴,令人难以忘怀。

1、测温惊魂

防控忙了一天,刚回到村部。村民打来电话:外出人员刘某回家了!我和村干部、村医顾不上洗把脸就往刘家赶。

刘某刚刚吃完晚饭。我们一边说明来意,一边对刘某进行红外线体温检测。

嗡——屏幕亮起了刺眼的红色,38.5℃!

再测,38.2℃!

第三次,38.6℃!

刷!尽管戴着口罩,我也能感觉到,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尤其是村医,连说话的声音都有点变调了!

“姚医生,你重启一下测温仪。”我借故缓和了一下现场气氛。同时,我使了个眼神,暗示其他人提高警惕,保持安全距离。

“休息一会儿再测量吧。”我对刘某说。趁刘某休息期间,我仔细询问了他最近出行的详细情况。原来,他是到长沙看望丈母娘,因为疫情形势严峻,觉得还是农村老家比较安全,就急忙赶回来了。近期,他没有去过湖北等疫情重灾区,他自己和周边的人也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往返都是自驾车,基本没有和外人接触。

几分钟交谈下来,刘某不再紧张。他告诉我说,他自己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至于体温那么高,可能是旅途劳累,或者是心情紧张,也可能是测温仪出了问题,“对,刚才我还喝了几杯白酒!”刘某恍然大悟,“我先上个厕所,等会再测量看看。”

等刘某上完厕所,我亲自帮他测量。测额头,测耳根,测手腕。数据显示,额头37.2℃,耳根36.1℃,手腕36.2℃,都属于正常范围。

为防万一,我们向上级作了汇报,并送刘某到医院检查。

一切正常!

“幸好!”大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2、养胃暖心

井坎上组的姚阿姨是一名独居老人,这些天想自己做点八宝饭吃,因为腿脚不便,又遇上疫情,一直未能如愿。村妇联主席刘燕得知这一情况,特意和我赶到县城,这家买红豆,那家买冰糖,连续走了几家超市,总算买全了做八宝饭的材料,送到了姚阿姨家里。

当天晚上,姚阿姨打来电话,“谢谢你们,我终于吃到了八宝饭!”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在要求村民尽量减少外出的同时,也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隔离观察户等特殊困难人群,我们成立了由扶贫队、村干部、党员等为主的防疫志愿者队伍,每天通过电话、微信或走访对特殊困难人群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需求,保障他们不出门就能买到日常生活用品,让他们在家踏踏实实渡过疫期。

3、“牛”招增收

张明建新买的新晃黄牛要从隔离区移栏到育肥区,我和兽医师王新文过去看看。

受疫情影响,部分村民的增收计划有所调整。我们因户施策,及时帮助村民发展各种微产业,确保战疫不误增收。

张明建的微产业是养殖新晃黄牛。

新建的牛棚里,张明建正在将新鲜牧草铡碎,拌上酒糟,准备喂牛。他说,养殖新晃黄牛成本低,见效快,一头成年牛每天喂养成本只要6元左右,每天可长肉2到3斤,自己采取整进整出、短期育肥的方法养殖,几个月就可以出栏。

“这就是你们帮解决的那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买的5头牛。”指点着牛栏里的新晃黄牛,张明建向我们介绍,“这头是能繁母牛,买进价格是1万2千多元,肚子里已经有牛崽了。”

帮着将牛移了栏,王新文作了相关技术指导,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国家政策硬是好啊!养殖黄牛有贴息贷款,有每头300元——1000元的产业奖励,有免费的牧草种子和防疫药具,还有你们上门服务……我再不努力都不好意思了。”张明建深有感触地说。

我问张明建,今年的增收目标是多少?

他扳起指头,笑了笑,全年至少能出栏新晃黄牛20头,每头净赚3000元,加上牛犊,“今年增收8万元,没问题!”

……

作为驻村扶贫干部,面对疫情,我们守土有责。我们有信心守护和经营好这片土地,和乡亲们一起迎来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钟仁君,男,2013年开始驻村扶贫,先后发表《易地扶贫搬迁之后怎么办 ——坝上村烧旺后续发展"三把火"》(中国扶贫杂志)、《借力高铁好脱贫——新晃高铁新村脱贫攻坚侧记》(湖南日报)、《党徽照亮脱贫路——新晃高铁新村以党建引领扶贫纪实》(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抓住产业“牛鼻子”因地制宜谋发展 ——新晃高铁新村脱贫攻坚的几点做法》(怀化日报)等扶贫文章200多篇。

(钟仁君)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