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千岛湖的公益自然课 大地之野点亮孩子心中属于自己的光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8-10 09:42
2020-08-10 09: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5月26日,受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委的邀请,大地之野自然学校在一这所美丽的学校上了一堂《湖光山色》公益自然课——探索身边的自然,用千岛湖的阳光与植物制作蓝晒作品。

  大山挡不住孩子对自然的向往

在杭州淳安县,有一个小镇叫做石林,位于淳安县的东大门,北面临湖,东邻建德。小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人口4802人(2017年);森林覆盖率96%以上,人均森林面积达40余亩,是风景秀丽的湖区林业乡镇。

在石林镇,有一所小学——6个年级6个班级共51个孩子的学校。虽然坐落于优美的崇山之间,但是由于学校建制比较小,教育资源相对不发达,51个孩子在满足日常的义务教育课程后,课外和校外的研学活动是相对不足。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束光,这束光就是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对此,大地之野一方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记将公益深入其中,因为大地之野的初衷和使命就是:让更多人因为我们而热爱自然。

就地取材,让孩子从身边的自然开始

跟随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委的“荷风”助学行动,大地之野来到了淳安县石林镇展开了一场题为《湖光山色》的自然教育课。让孩子们在身边的自然中探索,寻找自己喜爱的植物,感受当下自然界的模样,换个角度认识家乡。

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植物,领队老师带孩子们了解各种蕨类植物、当地常见的毛竹林、黄精……观察叶子的叶形,选择不同类型的叶子,创作独一无二的植物图案。

在课堂上,领队老师首先将生活中的化学“晒蓝工艺”现身说法的给同学们讲解: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的混合溶液在阳光直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呈现蓝色影像,洗去遮盖物下的未参与反应的原料,得到我们想要的图案——这种工艺,我们称其为蓝晒。

然后,领队老师将晒蓝公益和自然教育课完美融合:每一位同学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叶子,制作自己专属个性的帆布包。

一场70分钟的自然教育科,孩子们发挥创意,欢声笑语不断,激发了孩子向往自然探索自然的更多愿望。

自然是大课堂,孩子们的探索从此延申

一堂课是不能满足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愿望的,课程当天的天气有些调皮,有时阴有时雨有时阳光明媚。由于当天天气原因,孩子们未能完成晒蓝作品。在老师离开后的第二天,正值天气晴好,孩子们将昨天的作品拿到操场上继续完成。

我们欣喜地看到《湖光山色》公益自然课,通过短短一次课程70分钟时间,已然将自然教育带进真正的大山里,让这群心中有光的孩子看到自己从小生长的家乡的另一面,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感恩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从此,孩子们点燃了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我们相信未来这些孩子会发现更多的可能,大地之野也将持续关注山里的孩子,为他们带去更多的自然教育课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