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重庆荒地变公园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礼仁立交边坡的重庆礼仁公园里,一条近30平米的水稻种植带常吸引居民驻足。本是拦截边坡流下雨水的截水滩,被因地制宜种上了水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重庆荒地变公园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7-23 09: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23 09: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3日重庆电(记者 谭英姿 邓蕊 王壮飞) 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礼仁立交边坡的重庆礼仁公园里,一条近30平米的水稻种植带常吸引居民驻足。本是拦截边坡流下雨水的截水滩,被因地制宜种上了水稻。

2019年,改造前的重庆两江新区礼仁立交边坡,是城市建设的“边角料”。

今年5月底,重庆礼仁公园改造完成,以往的荒地变成了群众喜爱的休闲公园,建设前后对比十分明显。(摄影 王壮飞)

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段灿冬说:“水稻成本低、长势好,还是最能体现乡愁的植物。待到下月中下旬水稻变为金黄,我们会号召附近的居民用镰刀、挞斗等传统方式收获水稻,让城里的孩子们了解水稻的长成、收获全过程。”

据了解,礼仁立交边坡绿化项目(礼仁公园)是重庆两江新区2020年边坡崖绿化美化示范项目之一,其原始场地为典型的“坡坎崖”(坡地、堡坎、崖壁)山地地形,存在大量高边坡、结构挡墙和周边居民私垦的菜地,用地条件、原始生态、景观效果差,是城市建设的“边角料”。

据两江新区市政园林水利管护中心绿化科科长饶毅介绍,通过对原始地形的充分理解和合理应用,公园严格控制了土石方工程量,同时公园还大量采用价格较便宜的乡土树种、严格控制植物规格,将公园单方造价控制在228元左右。

同时,通过坡地生态修复,公园对原有场地内约5000平方米的格构生态绿化进行全面保留,并以黄葛树、香樟、小叶榕等乡土树种为骨架,在增加“乡愁”的同时,突出蓝花楹、桂花、樱花、垂丝海棠、紫薇、紫荆、九重葛、五角枫、栾树、千层金、红叶李等开花、色叶植物的运用,构建起乔、灌、草搭配适宜,色彩季相变化丰富,三季有花,四季有色的植物群落配置。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处处长廖聪全说:“城市美学的设计手法,规模不一定大,功能不一定全,但重要的是变废为宝,让它能接近人,人也能走近它。”

今年5月底,公园改造完成,配套了休闲亭廊、观景平台、卵石健身步道、休闲座椅、公共直饮水机、公共厕所、中老年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以往的荒地变成了群众喜爱的休闲公园,造福周边近5万居民,真正体现了“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谭英姿 邓蕊 王壮飞)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