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提振经济不能仅靠“撒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19 09: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世界经济,各国纷纷实施大规模财政救助计划,但“强刺激”政策只是权宜之计,长期可能增加经济体系脆弱性。当前中国同多数欧美国家处于不同的抗疫阶段,因此经济政策选择也不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应当确立“改革救市”的指导思想,将应对疫情、短期经济恢复与中长期改革目标相衔接。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的冲击前所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认为这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并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约3%。其他一些研究机构的预测也很不乐观,全球经济正面临空前危机。

规模空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为了拯救经济,各国紧急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救助计划:美国2.36万亿美元、日本108.2万亿日元、德国7560亿欧元、意大利4350亿欧元。德国和日本的救助金额相当于各自2019年GDP的20%,美国约为10%,可谓是二战以来、甚至有史以来出台的最大规模财政救助计划。

除了救助规模超大,各国还使用了“一切合适的政策工具”,例如财政政策也被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多国政府不仅救助企业,同时也救助家庭和个人,不仅减税降费,而且开动“直升机撒钱”。实际上,这些钱主要来源于中央银行开闸放水,多国央行承诺为政府提供无上限的流动性,相当于拆除了财政与央行之间的“防火墙”。

短期保护

各国之所以实施如此大规模的财政救助,是由于认为此次疫情是“一次巨型的自然灾害”,“一个迟早会过去的短期冲击”。在这样的定性下,各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在面临巨大外部冲击时,为经济社会制造出一个“保护垫”和“缓冲区”,以防止经济体系分崩离析,防止社会动荡,并寻求在冲击过去之后,整个经济社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原状。

图片来源:新华社

“短期”和“保护”,是理解各国财政救助政策的两个关键词。

至于政策效果,则高度依赖于疫情持续的时间,类似于“直升机撒钱”、央行提供无上限流动性这样的非常规做法,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么做,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另外,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之后会形成巨额债务,这将大大增加今后经济体系的脆弱性。

只有在全面认清其他国家慷慨救助政策背后的深层次意图、代价、政策后遗症的基础上,才能讨论中国自己的政策选择。

综合考量

疫情已经重创了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6.8%,是1976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疫情也重创了我国财政,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14.3%,税收下降16.4%,除了环保税以外,其它所有税种全都大比例地负增长,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影响都十分巨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财政部门已出台了多轮支持政策,相关减收增支已经超过1万亿元。现在看,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体系恢复没有想象中那么快,特别是由于全球疫情的蔓延,外需处于崩塌状态,进一步加深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延缓了中国经济恢复的进程。

为此,中央政治局指出,要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助力经济社会恢复。财政政策方面,即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专项债和发行特别国债。这一计划下,建议关注几大要点:

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处于疫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按世卫组织的说法,大多数欧美国家处于疫情第一阶段,即“遏制”阶段,此时政策目标以“保护”为主,重在保护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基本稳定。而中国目前疫情防控处于第二阶段,即“放缓”阶段,此时政策应主要以中长期恢复为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其次,在疫情冲击之下,国外大量企业都遇到了资金流的问题,所以财政救助政策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设置“特殊目的机构” (SPV) 来收购企业资产,为企业注入短期流动性。中国当然也有直接购买企业资产、支持企业的需要,但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强烈迫切。中国有庞大的国有企业,在危机袭来之际能发挥“经济稳定之锚”的作用。应当将重点更多地集中在一些受影响严重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以及民营企业、重点头部企业等关键领域和环节上。

第三,要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多使用定向贷款、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介于财政与金融之间的政策工具,以放大财政资金的效应。另外还要强化救助政策与“稳就业”的关联度,例如鼓励接受财政援助的企业承诺不裁员。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我们的政策要留有余地,更多“以改革救市场”。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的乌云始终笼罩中国,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上下下形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并在政策层面做好了一些准备。

今年疫情袭来之后,我们因应疫情变化,从容不迫地推出了一系列救助政策,政策节奏掌握得好,市场接受度很高。今后一个时期,更应确立“以改革救市场”的指导思想,不浪费任何一次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将应对疫情、恢复经济的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改革目标相衔接。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