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亚洲中心名誉主席:全球经济风险加剧,增强互信、开展对话合作迫在眉睫

法国亚洲中心名誉主席迪蒙柳在“全球战略对话(2025)”智库论坛上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应对挑战需要各国增强互信,搁置分歧,平等对话,相互学习。

法国亚洲中心名誉主席:全球经济风险加剧,增强互信、开展对话合作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9 15: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0月29日电 法国亚洲中心名誉主席迪蒙柳在“全球战略对话(2025)”智库论坛上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应对挑战需要各国增强互信,搁置分歧,平等对话,相互学习。

迪蒙柳提到,谈及经济时便会讲到货币,而货币其实就是信任,它的价值是取决于此。在重建经济秩序的时候,需要互信,才能够重建。

他坦言,当今全球经济前景让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情绪悲观,不少学术著作甚至还谈及“战争经济”的概念,认为经济领域已不再是和平协作的场域,反而陷入混乱,可能成为各国相互对抗的阵地。

不过他也认为,当前并非全无积极信号。他提到,区域化合作便是重要突破点,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双边或区域协定,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实践路径,成为普惠包容发展的潜在抓手。

中外嘉宾参加“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主题研讨环节

迪蒙柳表示,当下重新“在岸化”趋势盛行,一些国家将生产转移至本土,既推高成本,又可能引发通胀,与“去全球化”形成两极对冲,加剧了经济秩序的混乱。他认为,重构经济秩序需回归“熊彼德式”的核心逻辑,也就是通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实现全球责任共担,但这一前提是恢复真正的全球化与区域互联互通。

在制度层面,迪蒙柳建议参考联合国的经验。他强调,联合国并非“西方专属创造”,它具备凝聚共识的能力。

他还表示,全球各国的价值观与利益存在巨大差异。在这样一个迷茫的世界中达成共识,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善意。承认失败和不足是进步的基础,这一过程能让各国相互学习,展开平等对话。全球经济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也应遵循这一逻辑,才能取得成功。

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全球战略对话(2025)”智库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和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承办。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挪威等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全球治理新格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编译:高琳琳 审核: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