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社论:请立即停止借新冠疫情搞污名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4-09 17: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然》杂志报道截图

中国日报网4月9日电 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4月7日发表社论称,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应立刻停止借新冠肺炎疫情搞污名化的行为,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科研和学术的未来,更将影响此次全球抗疫的进程。全文摘编如下:

当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时,该名称很快就被参与公共卫生信息交流的组织所采用。在宣布命名的同时,WHO其实也是在向那些在新闻报道中错误地将病毒与武汉及中国相关联的人们和组织(包括《自然》杂志)发出提醒。我们这样做是错误的,对此我们愿意承担责任并表示歉意。

多年来,人们通常将病毒性疾病与首次暴发的地点或地区相关联,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或以乌干达的一片森林命名的寨卡病毒。但是在2015年,世卫组织发布了相关准则以改变这种做法,从而减少对这些地区及其民众的污名化和负面影响,例如针对他们的恐惧或愤怒。该准则强调了病毒暴发会影响所有人的观点:无论你是谁,来自何处,都处于危险之中。

然而,当各国都在努力控制新冠病毒蔓延时,少数政客仍坚持使用过时的脚本。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将该病毒与中国联系起来。巴西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总统之子、巴西国会议员爱德华多•博索纳罗称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的错”。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些政客也说中国需承担责任。

继续将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与特定地点相关联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必须停止。正如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亚当•库查尔斯基(Adam Kucharski)在他2月出版的《传染的规则》一书中提醒我们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传染病疫情导致一些群体被污名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多加注意。如果有疑问,可以征求他人意见,但一定要落到实际证据上。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很明显,自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世界的亚裔都成为了种族主义攻击的对象,并付出了巨大代价,例如在安全和生计上蒙受损失。执法机构表示,他们已将仇恨犯罪列为优先调查事项,但对于某些人——包括70余万中国留学生中的许多人,这可能为时已晚。许多留学生在学校因“封城”措施关闭后已回国。许多学生犹豫将来是否要返校继续读书,部分原因是因为担心会继续受到种族主义歧视。

这些年轻人的生活被打乱了,也会失去一部分机会。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学生的流失也会对学术事业造成广泛而令人担忧的影响。这意味着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的大学的多样化将减少——这在几代人中从未发生过。

几十年来,各个学校一直在努力提高多样性,各国制定了鼓励国际学术流动的政策。多样性本身就很有价值。它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对话,鼓励分享不同观点和生活方式。它一直是研究和创新的动力。

此外,一个多元化的校园可以促进政策和体制的改善,而这样才能让大学和研究出版机构变得更加受欢迎。但阻碍多样性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在《自然综述:物理》4月刊中,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的研究人员和科学传播者就用实例讲述了歧视等因素如何阻止他们在国际期刊上发声(S. Hanasoge 等, Nature Rev. Phys. 2, 178–180; 2020)。

许多领导人希望听取专家的科学意见并采取行动,以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并挽救生命。在术语上,来自专家的建议很明确:我们都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和减少污名化;不得将新冠肺炎(COVID-19)与特定人群或地点相关联;认识到病毒不会歧视——我们都处于危险之中。

如果新冠病毒引起的污名化导致亚洲年轻人离开国际校园、缩短受教育时间、减少自身和他人的机会,并让科研变得更糟,那将是可悲的——因为世界正需要科研来寻找应对(疫情)的出路。

必须停止利用新冠病毒搞污名化,这刻不容缓。

(编辑:刘世东 齐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