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病毒无国界 污名化言论不可原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3-24 17: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这种隐匿性强、传染性强的病毒,造成美国金融市场暴跌,进而将使经济的各个环节受到影响。工厂、商店关门,娱乐行业广受影响,医院充斥着重病患者、不堪重负,迷茫、怨恨和恐惧的情绪在美国弥漫。

纵观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免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在这种形势下,跨国合作显得异常重要。疫情之下,各国采取的管制、封锁和关停等措施似乎对全球化发展不利,但比这更可怕的是思想中的壁垒。

只有科学家才能明确回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起源的问题,但仅仅因为病毒的大规模侵袭首先出现在这里,武汉甚至中国就遭受一些偏见。病毒不分国界,但政界人士有他们自己的议程,流行的偏见也不会魔法般消失。WHO等国际组织在几年前已决定不再以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等命名新发病,以降低因疫病命名不当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新冠肺炎的正式英文名称COVID-19,包含了疾病暴发的年份,并将病原体归为新型的冠状病毒。在正式名称确定之前,人们也将这种病毒笼统地称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虽然缺乏科学上的准确性,但从社会角度来看无可厚非。

但在大洋彼岸,有一些人炮制了其他名称来描述这一危险的病原体,诸如“武汉流感”和“武汉冠状病毒”之类的词开始出现。来自阿肯色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汤姆·科顿还曾发表旨在煽动反华情绪的声明,在病毒的问题上指责中国,把对病毒的仇恨和他的政治偏见混为一谈。

在2月份,除了一些头脑发热的类似言论,美国的主流媒体都小心翼翼地将其称为COVID-19或冠状病毒。然而到了3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亲密助手们开始发表污名化的言论,以期操纵民粹主义,并利用保守派潜在的政治偏见借题发挥。

这些言论不再出自大嘴巴的电台主持或者地方政客,它们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3月的第一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官方声明中开始使用“武汉病毒”、“中国冠状病毒”等说法,为那些急于指责中国的潜在的种族主义者们提供了政治上的掩护。

3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使用“外国病毒”一词,随后他的政治阵营也开始使用。据大西洋理事会数字取证研究实验室称,这一词语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激增至数千万”。这种用词虽然没有直接指向中国,但有罪推定的叙述已经建立,他的支持者们对中国的诋毁也越来越频繁。3月18日,他甚至在推特官方账号上使用了“中国病毒”的说法。

在其他地方,偏见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一名白宫助手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白宫记者,那是“功夫流感”;《纽约客》撰稿人樊嘉扬在一条推文中说,她走出前门倒垃圾时,被一个陌生人用恶毒的种族主义语言搭讪……更多类似这样的消息正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可以预见,种族紧张局势必将到来。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喜欢中国美食或是中华文化。但新冠肺炎不分国界地折磨着所有人,将它归罪于一个遥远的国家或是某一个种族、族群,都是不可原谅的。

这种污名化的言行是思想上的不诚实,是转移责备和获得民粹主义支持的廉价之举。它是种族主义,是错误的,执政的美国政界人士欠所有人一个道歉。

(本文3月24日刊登于中国日报网英文版,作者菲利普·J·坎宁安是报道亚洲问题的媒体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译:王晗 编辑:王辉 周凤梅)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