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加强与贵州接边地区的协作,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据了解,会同县炮团侗族苗族乡岩头坪村、阳湾团村、快团村、炮团村,与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大样村,白市镇沿江村、潘磨村组建湘黔联合党支部。“组建边界联合党组织后,湖南会同县炮团、贵州远口和白市三乡镇积极协作。

怀化加强与贵州接边地区的协作,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来源:华声在线 2020-02-08 17: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怀化加强与贵州接边地区的协作,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湘黔携手战“疫魔”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军 雷鸿涛

通讯员 何乐川 周晶晶

2月7日,在会同县炮团侗族苗族乡岩头坪村岩坳检测宣传引导服务站点,湘黔联合党支部的党员正在联合执勤,对行人宣传防疫知识,劝阻行人不拜年不串门。

会同县与贵州省天柱县相邻。疫情发生后,两地建立功能型党组织——湘黔联合党支部,加强疫情防控协作,织密疫情防控网。

据了解,会同县炮团侗族苗族乡岩头坪村、阳湾团村、快团村、炮团村,与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大样村,白市镇沿江村、潘磨村组建湘黔联合党支部。湘黔联合党支部含2省2县3乡镇7个村,共有党员300余人,组织成员主要为原有村党组织委员和驻村工作队员。

“岩头坪村与天柱县接壤,村民多与贵州方面有联姻关系,交通线路四通八达。疫情袭来后,两地防控检测工作呈现出新的复杂情况。”岩头坪村党支部书记蒋镇蔚一边对过往行人车辆进行检测、劝阻,一边向记者介绍说,湘黔联合党支部的建立,使以往松散的几个村在疫情防控中拧成了一股绳,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和人群聚集。

会同县炮团侗族苗族乡快团村,有一块地“饭香垠”四面八方却被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地界包围,成为一块“飞地”。同时,贵州省天柱县白市镇“主山冲”也“镶嵌”在炮团侗族苗族乡境内,也是“飞地”。

“组建边界联合党组织后,湖南会同县炮团、贵州远口和白市三乡镇积极协作。炮团‘饭香垠’、白市‘主山冲’两处‘飞地’的群众疫情防控宣传摸排、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等工作,均由边界联合党组织临时统一‘托管’。”炮团侗族苗族乡党委组织委员蒋娟介绍。

目前,除炮团侗族苗族乡外,会同广坪、漠滨等2个省际交界乡镇,沙溪、金子岩等市县际交界乡镇均积极行动,共建成村级边界联合党组织7个。其中,该县成立最早的湘黔边界首个跨省联合村级党总支——中共湘黔朝阳联合党总支部委员会,就涵盖了湖南省会同县广坪镇羊角坪村、西楼村,地灵乡桥冲村,靖州大堡子镇上河村、江冲村,贵州省天柱县地湖乡岩古村、竹林镇竹林村、远口镇黄田村等2省3县8村。

疫情发生后,怀化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关县市加强与贵州接边县、乡、村的联系,通过发挥原有和新组建联合党组织的优势,接边地区的党员干部联防联控,协同作战,织密疫情防控网,使疫情防控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边界联合党组织着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各成员村之间疫情联防联控,实现了‘统一巡查、统一特定人员动向监护、统一开展宣传、统一协调物资、统一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机制,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会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梁春林说。

“非常时期不串门、不传谣、不拜年、不办酒席、人员不扎堆……”疫情防控过程中,新晃与贵州接壤的各村充分发挥以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为主的护村队作用,在边界开展巡防巡查。流动宣传车开到村村寨寨,“村村响”、小喇叭响彻边界上空,锣鼓敲响在团团寨寨……

新晃侗族自治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与贵州省接壤。为了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两地的接壤村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协商,坚决阻断疫情蔓延渠道。

新晃林冲镇地处湘黔交界处,三面楔入贵州省,两省道路相互穿插,赶集市场大,人员构成复杂。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林冲镇党委与贵州省大龙街道党工委经协商后,决定开展联合行动。两镇百余名镇村党员干部分别到6个重要路口开展劝导、巡逻、宣传等工作。

(肖军 雷鸿涛 何乐川 周晶晶)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