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5日电(记者 胡永启)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吹风会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目前的市场环境与当前企业期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大举措。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简政。要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政府的公正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减税。目前减税方案主要聚焦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骨干支撑,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在“两会”之前,国务院根据总体的考虑,已经出台了对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的政策,大体上可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2000亿元。
三是降费。包括降低社保费和其他的涉企收费,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报告》已经提要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在普遍降低费率的同时,考虑到小微企业目前社保缴费的实际情况,《报告》也强调要稳定现行的征缴方式,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不能采取加重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强调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缴费负担有实质性的下降。
还有,《报告》里强调要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企业来讲要减负1150多亿,接近1200亿。中国很多企业反映负担重,甚至反映宏观税负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他方面的收费以及要素的成本偏高。所以《报告》里面提出了这些推动降低的举措。
四是关于融资。要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胡永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