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青年之志,重在创青年之效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用以直接倾听青年诉愿的“青年之声”平台已经开通数天,浏览青年抛出的问题,绝大部分是没有丝毫水分的诉求。不想当什么“X二代”的年轻人们,他们更愿意用创业发展,来把梦想更快地照进自己现实。但梦想在破茧成蝶之前,难免要碰到成长的烦恼。作为年青人自己的组织--共青团,此时的作用,或许是四两拨千斤。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这是很多年轻人用以自勉的箴言,也是志气满满的号角。“创”,成了这个时期最能左右他们人生观的关键字。在年轻人的字典中,创新创优创效,都是激发自我活力的“富矿”,也是自身取得人生成功的“钥匙”。
从青年志愿者中的“明星”徐本禹到大学生村官代表人物石磊,从被李克强总理点赞的90后大学生创业者王锐旭到走进云贵山区小学支教的大二学生章溯函。这些年轻人用“创”字真经所体现出来的效力,并不只在财富的积累,更在于岁月的升华;不期于鲜花和掌声,更定格在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当然,和那些已经走进大众视线的年轻翘楚相比,后面更多的是数量更为庞大的年轻人。成效显著的榜样,往往具有更多正能量的励志效果。但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学习、创业、社交等更多的延伸方面,他们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按图索骥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他们有着太多问题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而抓瞎恶补那些泥沙俱下的“人生指南”亦或是“心灵鸡汤”,却更囿于成网络时代下的精神快餐消费。正向的激励,正确的指引,才不啻为青年者们挖掘自身之效的有效途径。
面对青年朋友的成长关切,共青团深以为然。相关诉求可直达团中央的便捷渠道--“青年之声”在中国青年网也应运而生。有关切、有聚焦、有研究的“青音朗朗”不会只是蜻蜓点水,而不缺席、不落俗、不敷衍的“回声嘹亮”也必然是见招拆招。
一名叫做“赵博”的网友在“青年之声”问到“如何帮助青年人在创业失败后转型或再出发?”这样的问题和最初提问的张洪涛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也涉及到一个较为后置的领域,那就是如何帮助年轻人面对失败。言之有物的回答,可操作性强的指导,这才能励志到那些本来失败率就不低的年轻人。“推出由‘就业见习、就业培训、岗位对接’三部分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青年实现就业;以及举办创业大赛、提供创业金融服务来提供二次创业。”回答者用满满“干货”的答案,让青年获得下一次起飞的想象空间。
这才是一个关于青年成长平台所应该具有的情怀。它不是保姆,也不是父母,更不是导师,但却能够提供梦想和关爱的更多要素,更能给予青年想要的鼓励和方案。一花一叶总关情,带着“创”梦想上路的那些年轻人们,人生成长有太多不确定性。而由“青年之声”所发出的一种励志和指引,则可以作为拼搏的另一种开始。(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5年4月13日,也门萨那的儿童手持枪械在联合国驻也门办事处外示威,抗议由沙特主导的空袭行动。
详细>>精彩推荐
- [热点] 53岁克鲁尼被曝造人成功 娇妻已怀孕3月
- [电影] 《少年时代》拿下英国电影学院奖
- [颁奖] 第57届格莱美获奖名单出炉
- [热议] 筷子兄弟方否认全美音乐奖买奖:买得起吗
- [拍卖] 玛丽莲梦露300件遗物将拍卖 预计可以售出621万
- [电影] 环球难以终结《速激》系列 辟谣称至少还有三部
- [热点] 《西游记》重播3000次 六小龄童申吉尼斯
- [蜡像] 海瑟薇新蜡像吓人 发型土气张血盆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