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一群青年知识分子与一条高速公路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重生态 向工地要多重效益
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基地,几排整齐的标准化板房旁边,是一群巨型燃气设备组成的拌和楼——用来加工路面上的原料。
张建,北京人,肤色和外观带有常年户外工作的气质。他1999年毕业于原西安公路学院,现在是高级工程师,在集团新组建的江西分公司任总经理。除了操心年内同时施工的10个项目工程,他还担任眼下这个最棘手项目的总负责人,动辄在工地通宵加班。
高治泉拍拍他的肩膀说:“他曾是我的‘徒弟’和搭档,我们一起在江西打拼10余年。近年,张建把江西的项目做大了,每年七八亿元的产值。”
张建说,做大不易,其中施工方式和理念的创新是做大的硬道理。在昌樟高速施工中,“节能低碳”已由理念探索转入大规模的工程实践,是全国5个高速公路示范项目之一。
关于生态修路,张建用6个关键字向记者“科普”一番——“油改气”“冷再生”。
“油改气”是指以前用重油做燃料拌和沥青,总是浓烟滚滚,还有燃烧装置、除尘布袋等污染源。设备升级改造后,天然气取代了重油,布袋结合水除尘,拌和质量提高了,污染排放没有了,工人工作环境转好了。“冷再生”是指无论修建还是养护,高速路基层和面层之间的原料不用再做“移山运动”了,直接把废旧路面上的沥青混凝土铣刨下来,用冷再生技术重新拌和,回收率基本可达100%。
冷再生所创造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量减少废气排放,大量废物利用,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路面养护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山一样的废弃材料对土地的占用和污染,这一点最让周围村镇放心开心。
“想要这个多重效益,需要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精细化施工。”张建说,他们与高校合作,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创新了多个工法。
当年大学毕业时,张建的许多同学都选择到科研院所,而家在北京的张建选择的这条路要苦得多。然而他不后悔,“每次参加科研交流活动,都能感到我们一线技术人员的研究优势,新课题新挑战无处不在”。


- 起落架故障 维珍航空飞拉斯维加斯航班迫降伦敦
- 英国确诊一例埃博拉病毒患者 将送往伦敦治疗
- 失联英国乘客:乘坐失联客机只因上一班飞机满员
-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亚航飞机未装该组织的追踪设备
- 国防部:中国政府决定派机舰参与失联客机搜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精彩推荐
- [热议] 筷子兄弟方否认全美音乐奖买奖:买得起吗
- [拍卖] 玛丽莲梦露300件遗物将拍卖 预计可以售出621万
- [电影] 环球难以终结《速激》系列 辟谣称至少还有三部
- [热点] 《西游记》重播3000次 六小龄童申吉尼斯
- [蜡像] 海瑟薇新蜡像吓人 发型土气张血盆大口
- [新片] 人气日剧《MOZU》将拍电影版 西岛秀俊继续主演
- [热点] 詹妮弗劳伦斯陷好莱坞艳照门 疑手机被黑
- [明星] 美国名嘴里弗斯病危 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