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大型专题  >  李克强出席中国-中东欧会晤  >  评论

浅析中国与中东欧务实合作

国际研究参考简介 2015-11-18 10:23:45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自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关系不断提升,目前处于苏东剧变后历史最好时期。一方面,中东欧国家对华需求增大,总体对华态度与政策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适时出击,大力推动双方关系步入崭新阶段。中国与中东欧“重新发现”后,势必推动双边以及中欧关系不断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关系不断升温。2011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匈牙利,参加首届中国与中东欧经贸论坛。2012年,温总理访问波兰,开启“16+1”领导人会晤,并宣布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12项举措。同年,李克强副总理访问匈牙利,与匈总理欧尔班从会谈桌谈到咖啡桌,会谈长达三个多小时。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问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第三届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合作论坛,提出合作的“三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中欧合作、相向而行)、“六点建议”(加强经贸、交通、能源、金融、地方及人文等方面合作);与塞尔维亚总理达契奇、匈总理欧尔班共同宣布修建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与罗马尼亚政府和企业签署多项合作文件或合同,内容涉及核电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等领域;力荐中国先进的核电技术和雄厚的建设实力,并再次展开“高铁外交”。此外,中国与中东欧16国还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以下简称《布加勒斯特纲要》),使合作细化并更具操作性。

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延续了传统友谊。1949年中东欧国家最早承认了新中国,后来由于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影响,双边关系一度出现波折,但总体还算平稳发展。2004年,首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逐步进行外交调整,转向“全方位平衡外交”,在继续深化与美欧国家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中国加强合作。其后,其他中东欧国家、甚至是剧变后长期秉持西方价值观与人权理念的捷克也开始加强与中国合作。捷克前总统克劳斯表示:“如果德国、法国和奥地利等欧盟国家都能与中国保持正常关系,我们为什么不呢?” 经过彼此的共同努力,中国先后与塞尔维亚(2009年)、波兰(2011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罗马尼亚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04 年)、与克罗地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 年)。而2013 年中国与中东欧16 国达成的《布加勒斯特纲要》更深化了双方的关系。它规定此后每年举行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梳理合作成果,规划合作方向,并适时考虑制定中期合作规划,使双方会晤机制化。

二是夯实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基础。经贸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基础,也是双边合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增长较为迅速。21世纪初,中东欧地区的中国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达35亿美元;中东欧在华投资超过11亿美元。双边贸易额方面,2000年仅30亿美元,2012年达5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6.4%。从2011年数据看,在中东欧国家中,与中国贸易额最大的是波兰,达130亿美元,其次是捷克(100亿美元)、匈牙利(93亿美元)、斯洛伐克(60亿美元)、罗马尼亚(44亿美元),这5个国家贸易额占中东欧国家与中国贸易额的80%—85%。此外,利用中方贷款实施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科斯托拉茨电站一期改造,以及波黑塞族共和国斯坦纳里火电站等项目已顺利启动。李克强总理此次在出席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五年内双边贸易规模翻一番,将2014年定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经贸促进年”;二是合作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大项目,加强高铁和普通铁路、核电与其他电力、交通等领域合作;三是积极扩大企业双向投资,探讨签署产业投资框架协议,探讨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此外,在双方扩大金融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合作、拓展科技环保创新领域合作等方面,《布加勒斯特纲要》都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如将推动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二期)的启动,鼓励各自金融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充分发挥“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对双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中方明确表示对基础设施、新能源和农业等领域合作的兴趣,与中东欧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三是扩大了人文交流。截至2011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共有37对友好省州,58对友好城市。在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多达58个。2011年中东欧国家居民赴中国旅游的人数达23万人次,首站前往中东欧国家的中国游客接近7.5万人次。《布加勒斯特纲要》在活跃人文交流合作方面制定了具体计划,如2014年12月将在中国召开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合作秘书处组织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各50名记者互访团,每两年举行一次青年政治家论坛和文化合作论坛,尽快商定2015年论坛举办的地点和时间;定期举办教育政策对话,积极探讨建立高校联合会;采取有效措施便利人员往来。中方欢迎罗、捷等国为中国公民申办签证、居留实行便利措施,宣布将中东欧16国全部列入外国人72小时免签过境北京、上海等口岸名单等。

中国与中东欧深化合作是双方基于各自利益、各取所需的必然之举。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首先是其剧变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通过私有化形成高度依赖西欧资金与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它们与西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在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爆发前,中东欧是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多数国家的GDP年增长率达到5%以上。但是危机爆发后,中东欧国家外资银行紧缩信贷,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减少,各国内需、出口下降,经济普遍衰退。正如罗马尼亚经济分析师勒兹万·奥拉萨努等所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国家自顾不暇,对中东欧的投资减少,这令中东欧国家争取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投资趋之若鹜,渴望通过中国—中东欧峰会等平台和契机,吸引来自东方的投资和项目。

其次是美国战略东移迫使中东欧国家作出加强对华关系的调整。剧变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奉行亲美政策,甚至表现出比西欧国家更亲美的立场。2003年,在法国等西欧国家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存在异议的时候,中东欧国家签署《维尔纽斯宣言》,坚决支持美国在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公开批评中东欧国家“失去了保持沉默的好机会”。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调整美对外政策,实行战略东移,并“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放弃了布什政府制定的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虽然2010年4月奥巴马特意在美国驻捷克使馆邀请中东欧11个国家领导人举行闭门会议与晚宴,以示安抚。但是,中东欧国家备感失落,担心美战略东移及美俄关系缓和会危及自身安全,使其在欧盟内倚重与美国紧密关系以加强自身地位的想法落空。所以,中东欧国家在更加亲欧的同时,开始寻求新的可借重的力量,最终锁定了中国。波兰历史学家安东尼奥·杜德克指出:“如果美国有比波兰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与新兴大国中国加深关系呢?”

再次是中东欧国家日益看重新兴大国中国的力量,认为加强对华关系势在必行。波兰亚洲研究中心创建人、中国问题学者拉多斯拉夫·皮费尔指出,波兰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中国继续向成为全球性力量迈进,中国的影响力终会到达中东欧,到那时候,问题就不再是我们如何与中国打交道,而是中国如何与我们打交道了。我们应提前应对”。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指出,现在是“东风劲吹的时代”,应大力推行“东方政策”,着力加强对华关系。

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有所减缓,其原因既有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影响,如对欧元区国家和美国出口下降。拓展中东欧市场,可以增加中国的出口,促进出口多元化。一是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与“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欧国家位于欧洲心脏地带,交通便利,营商成本低于西欧国家,与欧盟是统一的大市场,因此中国的商品及企业可通过中东欧这一通道较为便利地进入西欧市场。许多中东欧国家也表示愿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桥头堡。

二是中东欧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机会较多。中东欧国家面积约为欧盟的3/10,人口约为欧盟的1/4,经济总量却不足欧盟的1/10,这意味着该地区有着较多的投资机会。目前主要的投资项目有:2011年,中国山东省烟台万华集团出资12.6亿欧元并购了匈牙利的宝思德化工公司96%的股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境外并购项目之一;2012年,中国柳工集团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业务部;2012年,华为公司斥资15亿美元在匈牙利建立欧洲物流中心。

三是双方合作具有互补性。如中国在加工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优势,而中东欧国家属“欧洲发展中国家”,其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需求旺盛。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经济学与社会政治学教授博戈米尔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恰恰是中东欧各国的薄弱环节。中东欧各国有着强烈愿望,即在经济和技术等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

中国与中东欧深化合作势头正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双方应秉持务实合作的态度,逐步解决问题。

第一,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之间关系。中东欧国家虽然同属原苏东集团,转型后又同为转型国家,但同时又各具特点。按次区域划分,可分为中欧国家与东南欧国家,中欧国家与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均已入盟,其余国家还在加入欧盟的进程中,所以又分为入盟与非入盟国家。而在入盟国家中,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加入了欧元区(拉脱维亚定于2014年初加入),其余未入,因此它们又分成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国家。而就国家本身来说,最大的国家波兰领土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800万,最小国家黑山领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万,最富裕国家与最落后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接近10倍。

波黑又是个“特殊国家”,分为两个实体——波黑联邦(即穆克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中央政府权力有限。此外,虽然在加入欧盟过程中,应欧盟的要求,中东欧国家都发展睦邻友好合作,但部分国家之间依然存在因历史、少数民族等问题形成的难以解决的矛盾。所以,怎样把握整体与个体之间关系,如何在整体战略、政策框架下落实具体政策,做到“多边搭台,双边唱戏”,还需要双方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协调以及进行大量工作。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就分别与16国总理一一会晤,并对每个国家提出有针对性的务实合作建议。

第二,要进一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大多数中东欧国家与中国贸易存在巨大逆差。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 年,中国与中东欧16 国贸易额为520 多亿美元,出口约为393.08 亿美元,进口约为131.95 亿美元。其中,中国与波兰贸易额约为143.84亿美元,出口约为123.87亿美元,进口约为19.97亿美元。中国与捷克贸易额约为87.3亿美元,出口约为63.23亿美元,进口约为24.1亿美元。拉脱维亚与中国贸易逆差最大,贸易额约为13.8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3.12亿美元,进口6883万美元。贸易逆差是中东欧国家长期抱怨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对双边合作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目前,中国已采取措施,并鼓励中东欧商品出口到中国。在2013年11月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愿从中东欧国家进口更多农产品。李总理在中东欧国家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以及《布加勒斯特纲要》均强调,将加强中东欧农产品进口中国及双方农业合作。

第三,要处理好合作与问题的关系。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是开创历史的,它不同于中国与欧盟、东盟等组织的合作,也并非是建立一个组织,并在其框架下进行合作,因此没有经验可以参照和借鉴。正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所言:“双方都需要相互适应与磨合,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要善于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又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进一步推动合作”。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欧尚属“试水期”,因此要有充足的准备。中国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海外)承建A2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中海外以极低的价格即3.4亿欧元中标,该价格仅仅是波兰道路建设总局估算成本的一半,因此它在合作之初就备受质疑,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教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市场变化缺乏预判。项目中标正值2009年金融危机,波兰建筑原材料价格普遍较低,按当时的原材料价格,中海外承建项目还不至于亏损。但由于中海外与波兰供应商关系并不稳定,签署了不利的供应合同,2010年后波兰经济复苏,原材料大涨,波兰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又联合封杀中海外,大幅度提高原材料成本价,导致中海外最终亏光了家底,无奈停工。二是事先准备不足。中方没有进行必要的勘探工作,仅从波兰提供的项目功能说明书与部分波兰专家口中了解情况,结果对复杂的地质情况估计不足,对成本估算过低。另外,对欧盟的部分规定,如环保、雇工方面的要求也缺乏认知。三是运作模式不规范。中国企业在中国通常低价中标,然后再追加投资,这种运作模式在国外没有市场。

第四,要考虑到第三方因素。中国对中东欧地区的介入已经引起了与中东欧关系密切的利益攸关方,主要是欧美的忧虑。欧盟机构以及部分成员国猜测中国试图“分裂欧洲”。特别是德国,中东欧国家是其“后院”,而且已经与德国经济形成供应链,因此德国对中国的介入十分敏感和警惕。在中海外中标A2公路时,就有德国媒体质疑中国公司存在暗箱操作,指责中国是在搞不正当竞争,工程不但难以达到欧盟标准,而且会带来可怕的移民潮。因此,中国进入中东欧市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不仅要聆听对方的声音,也要考虑到第三方因素,避免产生大冲突和大麻烦,特别是要顾及欧盟及其部武器装备更新的关键项目。新型陆战车的设计充分考虑战场实际,可以搭载九人步兵班,具备生存和防护能力、机动能力以及作战网络综合集成,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和近战中有效实施火力打击和机动。具备防地雷反伏击性能的联合轻型战术车,可以有效应对简易爆炸装置,防护力、运载能力和作战性能配置均衡,能够在各种陆战环境中采取行动,而且能够完全融入陆战网,有效提高各部队协同效果。

此外,美陆军在长期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战场适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明显提高。而且作为在持久非正规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定性力量,陆军成为美军各军种中获利较多的一方。美陆军2002—2014财年预算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美陆军2002—2014年财年预算分布情况

浅析中国与中东欧务实合作

通过对2002—2014财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十年战争期间美陆军获得的经费逐年上升,尽管随着战事结束以及受国防预算整体削减影响,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仍高出战前水平,而且从十多年间的变化趋势来看,总体呈上升状态。

当前,随着伊拉克战争结束和阿富汗撤军日期临近,站在战略转折点的美陆军,在吸取过去十年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探索今后十年的建设与转型之路,对战略重点、军事部署、作战理念和军队建设等进行调整。战略重点从阿富汗和伊拉克转向亚太地区,谋求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应对“区域拒止”威胁的决定力量。军事部署向“地区更分散、反应更迅速、行动更灵活”的方向发展。作战理念从聚焦非正规战,转向以未来高端正规战为牵引的混合战争。军队建设按照“瘦身强能”的思路,沿着“规模较小但可逆转”的方向迈进,即在精简员额、压缩规模的同时,提高恢复能力、扩展能力和逆转能力,以便在“瘦身”过程中,能够迅速恢复和扩充、重新生成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能够发挥“预防、塑造、打赢”作用的决定性力量。

分享到6.79K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北汽集团徐和谊:以大开放深融合迎接未来 促就业15条惠民生稳预期 前10月新增就业1200万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China Daily Website - Connecting China Connecting the World

Sorry, the page you requested was not found.

Please check the URL for proper spelling and capitalization. If you're having trouble locating a destination on Chinadaily.com.cn, try visiting the Chinadaily home page

Copyright 1995 - .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cont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ext, photo, multimedia information, etc) published in this site belongs to China Daily Information Co (CDIC).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ation from CDIC, such content shall not be republished or used in any form. Note: Browsers with 1024*768 or higher resolution are suggested for this site.
License for publishing multimedia online 0108263

Registration Number: 130349
FOLLOW US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