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海试成功

11月2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在中国黄海海域顺利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

我国自主研发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海试成功

来源:新华网 2025-11-26 10: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天津11月25日电(记者毛振华、王晖)11月2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在中国黄海海域顺利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

“通浚”轮在进行海上航行试验(11月24日摄)。新华社发(中交天航局供图)

此次海试的圆满成功,标志着这艘填补我国35000立方米以上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空白的“国之重器”,已具备正式投产条件。

这是记者从总部位于天津的中交天津航道局获悉的。“通浚”轮由该局主导设计建造,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挖泥船用于清挖水道、河川淤泥,并具备吹沙填海等功能。挖泥船包括绞吸式挖泥船、耙吸式挖泥船等类型。此前,我国在绞吸式挖泥船领域已取得突破,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是中交天津航道局旗下的“天鲲号”。

“通浚”轮在进行回转试验(11月22日摄)。新华社发(中交天航局供图)

本次“通浚”轮的海试自11月21日正式启航,历时5天,围绕船舶核心性能开展30个大项、91个子项的严格测试。其间,该船先后开展挖泥装舱、挖泥航速等系列试验,其搭载的两台9000千瓦舱内泥泵展现出强劲性能,可实现12千米超远排距作业,单船一次疏浚量可将标准足球场填高5米,充分印证了其“强破土、远运距、长吹距”的优异性能。

在复杂海况下,“通浚”轮“智慧、高效、全能、环保”的先进特性得到验证,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其中,为验证“通浚”轮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及恶劣海况作业适应性,本次海试重点开展了航速测定、回转、航向稳定性等操纵性试验,船舶均展现出卓越的航行稳定性与机动性。主推进系统、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顺利完成长时间耐久试验,“动力心脏”强劲可靠。这些都进一步印证了船舶可广泛适用于港航疏浚等多元施工作业场景。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