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路风景|铁轨丈量幸福中国

从童年记忆里那声悠长的绿皮火车汽笛,到如今“复兴号”如银色闪电般静默划过原野,铁轨不仅连接着远方与故乡,更丈量着一个国家奔腾向前的豪迈步伐,承载着亿万普通人日益丰盈的幸福时光。

我的铁路风景|铁轨丈量幸福中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7: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的人生轨迹,始终与脚下这片土地上不断延展的铁路网重叠交织。从童年记忆里那声悠长的绿皮火车汽笛,到如今“复兴号”如银色闪电般静默划过原野,铁轨不仅连接着远方与故乡,更丈量着一个国家奔腾向前的豪迈步伐,承载着亿万普通人日益丰盈的幸福时光。

我的铁路记忆,始于那墨绿色的“老伙计”。儿时跟随父母回老家过节,绿皮火车是唯一的“舟楫”,它慢得名副其实,“哐当、哐当”的节奏沉稳而固执,窗外的稻田、山峦、小镇都像被按下了慢放键,容得我细细数过电线杆,看清树上鸟巢的模样。车厢里是流动的微缩中国社会,邻座阿姨会抓一把瓜子分享,对座叔叔会兴致勃勃地聊起家常,孩子们在狭窄过道里追逐嬉笑,泡面、茶叶蛋与汗水的气味交织,浓郁而鲜活。尤其在节假日前夕,车厢化身为“归心似箭”的集合体,即便拥挤到难以转身,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相同的期盼。那份幸福在漫长旅途中慢慢酝酿发酵,当列车到站,望见站台上亲人挥舞的手臂,所有疲惫便瞬间消散。绿皮火车用它特有的“慢”,为我们这一代人编织了关于“团圆”与“远方”的最初记忆,质朴温暖得如同带岁月包浆的老照片。

不知从何时起,铁轨旁多了一条条笔直光亮的无砟轨道,“和谐号”“复兴号”如雨后春笋般悄然登场,彻底重塑了我们的时空观念。第一次乘坐高铁的体验近乎梦幻,没有了震耳的“哐当”声,取而代之的是平稳到能竖立硬币的静谧;没有了混杂的气味,明亮洁净的车厢宛如机舱。窗外的风景不再是零散的帧帧图片,而是化作流畅舒展的高清画卷,曾经绿皮车颠簸整夜的路程,如今只需一餐饭的工夫便能抵达。

这种速度的提升,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跨越,更是幸福感的“加速度”——团圆变得更频繁,朝发夕至升级为朝发午至,“双城生活”成为常态,周末回老家吃顿妈妈做的饭不再是奢望;旅途变得更惬意,稳定的Wi-Fi、舒适的座椅与安静的环境,让工作、阅读、观影皆可在途中实现,旅程从“煎熬”变成了可自由支配的高品质时光;世界变得更广阔,金秋时节的短暂假期,便能轻松南下赏桂、北上观枫,高铁网络如同人体毛细血管,激活了无数曾经偏僻的美景,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从绿皮车到高铁,变的是风驰电掣的速度、舒适便捷的体验与与日俱增的获得感,不变的是铁轨那头守望的亲情、对团圆的永恒渴望,以及国家始终致力于提升民生幸福的初心。

作为亲历者与见证者,我深深感到,这一条条钢铁巨龙既是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展现,更传递着柔软而坚定的力量——它让思念不必经历漫长等待,让幸福得以更快抵达。这铁轨上交汇的,是我与铁路的鲜活故事,是流动中国的繁荣图景,更是这个伟大新时代最动听、最磅礴的乐章。

(作者:刘佳斌)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